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天还未亮,各色的官袍已手持朝笏在殿外排成长队。时辰尚早,却少有人犯困,大部分官员都比平时精神些,昨日听闻风声后,他们都想在朝堂上见到真章。

        原来是新任大理寺卿的人选定下了。

        帝王亲诏,重臣无一反对,沈云埋一举翻身成了炙手可热的朝廷新贵。

        京城的平民百姓间风平浪静,朝局上却是另一场风雨。

        正四品,这位新贵只一步就越过许多人,立到小官们的头顶之上。

        朝堂上,众人跪着听完帝王身边的大太监宣读圣旨,起身后不约而同地往金殿大门口投去视线。

        身穿绯服,腰挂金鱼袋,手持象牙笏,新任大理寺卿不急不燥、步伐平稳地迈进殿内,他长相周正,身量健硕,是有几分大理寺卿该有的正身模样。

        离人近些的官员能够看清他的五官,京中没兴过评选什么第一公子,但这些官员大多都想不到有谁是比面前这人还要俊朗的存在。

        有人侧目往新科探花郎脸上望了一眼,又看向大理寺卿的后脑勺,然后微不可察地摇摇头,还是比不上。

        品阶低些的官员挪动步子,为空出这位新任大理寺卿的位置而后移,有些人头脑放空,而有的人心里一直在冒酸水。

        只不过连一向爱抬杠的英国公都没说什么,这些个通常一次朝会下来口都不会张的小官只能闭紧嘴巴,再有不满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咽。

        朝会上沈云埋始终面无表情,但旁人都觉得他风光得意极了。散朝后的一路上都有人围过来向他道贺,甚至在上马车后都被大理寺丞等官员欢欢喜喜地紧跟着,一齐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的官员们多是前朝旧臣,本是怀着报国而匡扶正义之心入的大理寺,却因前朝桀帝的□□致使律法如同虚空摆设,他们人微言轻,但不是没有挺身而出的人,他们大都被砍了头,剩下的官员互相劝慰,心中愤恨的同时只能尽力守着大理寺不受污浊。

        大理寺丞等人年岁不小,都能被称作老头了,且在前朝过得艰难,头发白的白、掉的掉。

        这三四年里虽收了许多年纪轻些、跑腿利索的主簿录事,但前任大理寺卿身心俱疲,不堪重负地离开了人世间,这又给了大理寺以打击,突然群龙无首的大理寺更难过活了。

        皇帝谢瑾对大理寺官员的任职一向谨慎,众人眼巴巴求了几月的新任领头羊终于来了,可不值得狠狠地高兴一番么?

        沈云埋对大理寺的公务不熟悉,起头时难免手生,但却勤恳刻苦,且一点就透,两位寺丞对他又敬又爱,少卿、寺正等人更是随时待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头几天,几位年纪大些的官员主动陪在他身旁一起熬着,没几日身子就发虚了,沈云埋让手下人将他们好生送回去,让他们正常当值即可,自己则继续留在桌案前没日没夜地翻读文书卷宗。

        风光是表面的,背后的苦需得自己尝。沈云埋感觉眼睛实在疼得厉害,他抬起头,两根指头揉揉山根,跳动的火苗印在他的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