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2回 水阔波圆新月明-第9/10页
那王爷瞧见这般场景,已被吓出了魂,王子满脸是血,放手木棍,那六具尸体倒了下去,他走了前来,道:“怎么,还认不得我么?”
王爷掉了魂,语无伦次:“不…你不是…”
王子咬牙切齿,眼神露狠:“就派了这么点人,竟敢瞧不起我!”话一刚落,他立即手握为爪,抓向王爷的关节,一连抓向几处,只听‘咯吱’作响,那王爷全身的关节均被抓碎,痛得他哀叫咆哮。
王子收势站与一旁,足足让他喊哑了声,又手掌直伸,一下穿进他胸膛,把其心脏取了出来,捏碎了去……
“那一幕至今日,老僧也忘不了当时的血腥可怖。”
慕容明听后,不由地落下了汗。
鸠摩智又道:“当日他所展的手法,竟是少林的达摩扫堂腿,燃木刀法,大力金刚指,且还有火焰刀,慕容小施主乃慕容家和王施主的传人,自然对这些武学钻研的深。真未想到我这徒儿不遵我言,弃外门功夫不练,还是练去了那少林的上乘武学,仅三年,便已将这七十二绝技逐一练过,瞧其施展手段,便知他已通晓数十门,且运用自如,实乃前无古人。
慕容明道:“听大师所言,他既为保命,而后为何又牵扯到我姑苏慕容氏?”
鸠摩智叹道:“尚记得一次谈话,老僧道出了姑苏慕容的还施水阁中有天下武功宝典数不胜数,当真为武学之库,乃慕容家世代心血之藏。老僧失言道出,却为料到徒儿日后竟然会打还施水阁的主意,酿成今日之大错。”
慕容明再次疑虑:“可那日来犯山庄之人,并没有他。”
鸠摩智道:“当日老僧贪得无厌,曾觊觎大理天龙寺的六脉神剑,是以跟段皇爷王施主结下那不解之缘。其实武功有高低之分,全然看人,凭一身年岁,即便身具小无相功,也无法得以修习周全,自己功夫尚未登峰造极,要旁人武功作甚呢?想必老僧那徒儿也是了然这些的。”
慕容明思虑一瞬,惊道:“那志不在武学,便就是精心策划何事!”
鸠摩智双手合十:“老僧活至今日,便是等待慕容小施主的出现,老僧对不起慕容世家,现下任由慕容小施主处置。”
慕容明虽然怒气,却也强压:“此事不由大师,又怎能全算在大师的头上。”
鸠摩智道:“因既因老僧而起,那这果又岂能不尝,慕容小施主宅心仁厚,若不赐尽于老僧,老身此生何以面对人世,归去又何以面对达摩祖上。”
慕容明惊道:“大师莫要这样讲,事情既然是大师徒儿所为,罪孽自得让其去背,且晚辈……”
鸠摩智摆手道:“小施主且听老僧说,当日慕容博老施主传老僧少林七十二绝技及其破解之法,而老僧传于徒弟的仅是七十二绝技及火焰刀,今日老僧便将这破解之法传于你,也好报答当年慕容老施主的垂青。此后遇见孽徒,也能制服于他。”
慕容明道:“晚辈何德何能,能蒙大师错爱。”
“慕容小施主聪明绝慧,且留神听来。”
慕容明不明:“这破解七十二绝技之法,无秘籍在手,又如何能练得?”虽心中疑虑,此刻却也留神细听。
鸠摩智前前后后道了十六个字:“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慕容明困惑道:“大师,这该当何解?”
鸠摩智道:“阿弥陀佛,小施主得天独厚,日后定能知悉。老僧还有俩事求于小施主。”
慕容明急道:“这岂不折煞晚辈,大师请讲,若晚辈能办到的,定会尽力去为。”
鸠摩智望了望门外,道:“这小秃驴乃五年前新收的徒儿,当时正逢战乱,他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念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僧不能让其就此丧生,是故收作弟子,带在身边,这么些年,奔波劳碌,也未让其过上稳定日子,望日后老僧归去之时,慕容小施主能代老僧照顾于他。”
慕容明道:“我此番冤情未去,带上他恐有不便,但大师放心,我将其带回山庄,定让其过上清闲日子,再也无需分忧。”
鸠摩智道:“这名弟子心智单一,且多年跟随在老僧身边,甚是喜爱佛法,若慕容小施主不嫌,便带其上少室山,让其身伴长灯古佛,木鱼念珠。可好?”
慕容明为难道:“大师言语,我无一不遵。只可惜我与少室山结下了这不解之仇,怕是难以踏上一步,自己危险实不足说,却是会连累了小和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