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拇指生煎包-第2/4页
不少老御厨已经露出钦佩的目光来。
连张德敏都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小娘子来。
温雨笑问:“张老,这回有资格跟您比了吗?”
张德敏仍是不服气,“哼”了一声勉强同意道:“既是比厨艺,你想跟我比什么?”
温雨其实想来一句“比什么都行”,想想又觉得该多少给张御厨留点面子,见张德敏手上正调制包子馅,于是灵机一动,道:“这包子是明日的早膳吧?不如就比这个?”
包子这种食物,看似简单,里面的门道实则可多了,要搅馅儿、要和面皮,更要包出标准的十八道褶,外观饱满,皮薄味美,十分考验庖厨们的功夫。
而且包子这种早点,因为一笼屉能蒸出好多个,属于是量产型食物,所以不仅会供给各宫贵主当早膳,膳房自己人也吃。
经常能看到,膳房的御厨或小厨们,一手拿着两个包子啃,另一手端着碗甜粥,就把早膳给对付了。
两人若是比包子,连评委都不用特意找了,直接匿了名,第二日分给贵主和大伙吃,吃完问大家哪种好吃就成了。
评委受众如此之广,也免了偏袒之嫌。
如此说好,比赛便正式建立起来,御膳房自然而然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分别是以张德敏为首的老御厨,和以温雨为首的新御厨。
新御厨们兴致冲冲地把位于围起来,自动充当军师的角色,为温雨出谋划策起来。
“张御厨包子做的一绝,温雨,你怎么主动提出跟他比做包子啊?”
“不过不怕,咱们信温雨的厨艺就是,我跟你说啊,张御厨擅长做肉包子和韭菜包儿,以皮薄个大著称,宫里许多不怎么用早点的娘娘们,见供有张御厨的包子,也会多多少少用点。”
“温雨啊,你有没有取胜的门道啊,若只是规规矩矩包包子,咱怕是不能决胜张御厨诶……”
最后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想赢对手,就要有比对手百分之百强的地方。
张德敏做包子已经炉火纯青,很难有超越的地方,但温雨也不是吃素的,她有底牌啊,中华美食发展那么多年,不可能只原地踏步。
楚朝的包子就是正儿八经那种大个儿包子,规规矩矩十八个褶,讲究皮薄、个儿大、馅儿足、味道美,有肉馅儿和韭菜馅儿两种。
至于后世由包子演变出来的食物,灌汤包、生煎包、小笼包……目前还没有,也正是温雨的底牌所在,这里顶多有猪油煎的水煎包。
温雨之前给尚书夫人做过灌汤包,食客的评价就很不错。
这次,便也来个出其不意吧。
因着要食物匿名,温雨和张德敏要做的包子不得向任何人透漏,各自寻了个小厨房,连小厨都没带,自己备料蒸包子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