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章 手术失败?!(6k,为星宇可还行加更2/10)



  郑毅不断喃喃自语着。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升主动脉手术学》、《主动脉弓手术学》在郑毅的脑海中不断翻阅。

  一个个思路逐渐出现在了郑毅的脑海里。

  老爷子手术最大的风险是因为深低温停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的原因。是因为在开胸手术中,往降主动脉放支架的时候,全身的循环必须停止。

  要不然切开降主动脉的瞬间,会嗷嗷地喷血。

  那个场面就跟一个红色的大喷泉一样。

  “如果不放支架呢……”郑毅继续喃喃自语:

  “不对,不行。”郑毅又自己摇了摇头:

  “支架是必须得放的,要不这位老爷子的真腔没办法撑开。”

  “不过……”

  郑毅眼睛微微一亮:

  “谁说支架一定要开胸才能放进去的?”

  郑毅猛地一拍脑门。

  对啊,还有介入的办法啊。

  如果把降主动脉的支架,用介入的方式进行放置,不就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了吗?

  “不对……”刚想到这里,郑毅自己又摇了摇头。

  降主动脉通过介入方式进行支架放置,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早就有别人这么做过了。

  那么象鼻手术的意义又何在。

  “难点在哪里呢?”郑毅冥思苦想。

  没过多久,一道光芒划过了郑毅的脑海。

  “对了,是锚定区的问题。”郑毅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

  支架放到血管里后,是需要固定的。

  而支架压缩之后,在释放的时候就像弹簧一样张开。

  所以,支架是靠张力来和血管紧密贴合,来固定位置的。

  其中最主要的固定的点,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

  因为支架的中段是要覆盖在病变部分的。

  而病变的主动脉是不能作为锚定区的。

  所以,对于大多数支架来说,锚定区都是在支架的两端。

  也就是俗称的近端锚定区和远端锚定区。

  随着各种介入器械和技术理念的飞速发展,现在远端锚定区已经很少提及了。

  随着支架被做成了“锥形”,支架的近端相对比较粗大。

  远端相对比较细小。

  所以主动脉支架最主要的锚定区,就变成了近端锚定区。

  对于胸主动脉支架。

  近端锚定区的概念,是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

  如果想要将支架固定妥当,即便是最新型的支架,对于锚定区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

  这个要求就是,至少要15毫米。

  也就是1.5公分。

  作为锚定区的这一段主动脉,是不能有病变的。

  这样主动脉支架才能够卡住位置,不会轻易跑偏。

  可是。

  这位老爷子的主动脉整个都是夹层。

  如果进行介入放支架,这已经不是锚定区不够的问题了。

  而是压根就没有锚定区。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郑毅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

  这个想法已经被自己否定,但是这却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方向。

  但是如何从这个方向真正的开出一条通往罗马的大道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喂喂喂,你怎么了。”看见郑毅在这怔怔地自言自语,好像是魔怔了一样,刘宏赶紧伸出手在郑毅的眼前晃了晃:

  “小郑,你没事吧。”

  “刘哥,没事。”郑毅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在愁一会儿这位患者的事?”刘宏一眼就看穿了郑毅的想法。

  “嗯。”郑毅点了点头:“有点发愁该怎么办。”

  “哎呀,别上火啊。”刘宏拍了拍郑毅的肩膀:

  “你听没听说过一句话啊?”

  “什么话?”郑毅抬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当然不是。”刘宏做出了一副老生常谈的表情,一脸深沉地说道:

  “原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所以,郑毅啊,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