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平北海,法力不枯竭,太一复生-第2/4页



  封神量劫既起,阐教支持西岐,截教支持大商,西方教要做的就是加剧冲突,将水搅浑,好摸鱼。

  “大势不可违,静待时机。”接引面色忧愁疾苦。

  ……

  朝歌。

  闻仲率领大军回朝,一路听闻大王荒淫无度,愤怒无比,又听闻大王颁布罪己诏,废除一系列荒淫法度,整顿朝堂,闻仲脸上又露出欣慰。

  “参谋总部?孙思邈?”

  “若是贤臣留下参谋总部又如何,若是奸佞老夫饶其不得!”

  龙德殿。

  闻仲向大王述职,北海之战。

  帝辛论功行赏,赏赐有功将士。

  孔宣献计大破北海叛军,生擒袁福通,当为大功。

  帝辛赏赐孔宣为三品武将,但却未授予实职,调任至总参谋府,听候孙思邈调用。

  帝辛话音落下,孔宣、闻仲目光同时看向了魏叔玉。

  “便是他向大王提出建议,从三山关将我调任至北海?”孔宣目光打量着魏叔玉。

  此世,孔宣法力境界准圣后期,凝视魏叔玉时,心底不由一沉,“以我准圣后期修为,竟看不透他?”

  “他究竟是何修为?”

  闻仲也在打量着魏叔玉。

  闻仲眉心闪出光亮,用第三只眼查看魏叔玉。

  闻仲修有天眼,可以分辨人心善恶,世间黑白。

  闻仲双眸凝视着魏叔玉,猛地退后,身形有些踉跄,面露出骇色,有些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如此浓郁的浩然正气?”

  闻仲看到魏叔玉身躯上有着浓郁的白气,浩然长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每个人身上都有正气,但正气有强弱,闻仲一生见过无数人,从未见过如此浓郁的正气……甚至不亚于师祖……

  魏叔玉静站在大殿中,面露微笑与闻仲点头,“见过闻太师。”

  闻仲神情滞滞的,稍作犹豫还礼,“见过先生。”

  如此浩然正气,绝非常人,定是大贤,大商有其相助,何其幸哉。

  龙德殿朝会结束。

  有功劳之人获得了奖赏,孔宣调入参谋府当值。

  闻仲继续留在了龙德殿内。

  原先的医国馆,现在的参谋府。

  孔宣调至参谋府当值,看着几名官员忙碌,有农事,有工事,有商事,再看向魏叔玉,心底疑惑至极,“他难不成看穿了自己的底细?”

  孔宣刚想发问。

  魏叔玉站在门前,双眸向九天凝视,“看,开始了。”

  “开始?什么开始了?”

  轰!嗡!

  一股法力冲击,席卷大地。

  苍茫天地,桃山。

  只见一名青年手持玉斧,用尽全力,向桃山劈去。

  法力冲击,地动山摇,无数碎石崩裂。

  九天之上,十团金色烈焰环绕,“杨戬,束手就擒吧!”

  “金乌大阵!”十团金色烈焰组成了金乌大阵,散发着炽热的温度,烘烤着桃山。

  杨戬拜师玉鼎真人,学得了一身本领,应劫之子,气运加身,修行当真是个谜,仅两年时间,便有了撼天动地的本事。

  杨戬虽劈开了桃山,却劈不开天庭天条秩序所化的锁链,桃花仙承受着炽热烘烤。

  杨戬大哭求饶,恳求舅舅放了母亲。

  玉帝丝毫未鸟杨戬,令十大金乌使劲的烘烤。

  桃花仙生机不断流逝。

  而就在这时。

  九天之上猛地响起破空声,又一把巨斧划破长空而来,轰在了金乌大阵上,逼的十大金乌连连退后。

  来人,正是潜心修行**玄功的杨蛟。

  “大哥?大哥!”杨戬看着虚空来人,喜极而泣。

  “二弟,十大金乌交给你了,我来救母亲。”杨蛟凌空一握召回了巨斧,运转**玄功朝天条所化的秩序链条上劈去。

  “大哥,你救母亲!”

  杨戬手握玉斧,一跃飞起,双手运足力气,向金乌大阵上劈去。

  轰!嗡!嗡!

  金乌大阵被正面破开,杨戬双眸变得血红,“妄想杀死母亲,罪无可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