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说起陈盼和王大宝的恩怨,还得从今年年初陈盼回村说起。

        陈盼她爹陈康安建国前是大地主。那时候后岭村百分之八十的农户,租的都是她家的土地。

        后岭村村民现在住的房子,有一半都是当年陈家出钱给修的。他们现在种的土地,也全是陈家原来的祖产。

        后岭村,原来可以说是陈家的地盘。岭儿山上现在还建着陈家的祠堂,和陈家修的土地庙。

        建国初的那几年,因为陈康安慷慨捐地的举动,后岭村的村民对陈家全都感激涕零。

        那时候大家提起陈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真心的赞叹一句陈家是忠义良善之家,并称陈康安为大善人。

        等时间长了,当年受过陈家恩惠的那一批民户老去,如王大宝这样新时代,接受新思想的孩子长大,大家对陈家的感官就没以前那么好了。

        曾经读书一流的王大宝,尤其看不惯陈家沽名钓誉,收买人心的做法。

        在王大宝之流看来,陈康安当年捐地,纯粹是断尾求生的自保,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恩大惠。根本不值得他们感激。

        他们真正要感激的是国家,跟陈家没有任何的关系。当年那情况,陈康安不带头捐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那他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光杆家主,根本保不住陈家诺大的家业。

        陈家老太爷是个贪花好色的纨绔子弟,他没把陈家的家业败光,全靠他娶了一个能干的好媳妇。

        陈奶奶在她二十岁,长子被陈爷爷的宠妾害死之后,她就发狠架空了陈爷爷。然后以女流之身,保住了陈家的祖产的同时,还把陈家做大做强。

        陈奶奶是女中豪杰,却太重感情。

        长子死的时候,她伤了一回身子。后来勉强生了陈康安,也一直留有病很。

        建国前一年,陈盼参加革命的舅爷爷牺牲后,陈奶奶更是受不住打击的,在建国后一个月直接撒手人寰了。

        那时陈奶奶才三十九岁,陈康安才十七岁,才刚理顺家里的生意。靠他自己,和他那个只会拖后腿的爹,他要是不识时务,那现在早就没有陈家了。

        因为懂其中的厉害,所以王大宝之流不感激陈家赠地。他们不但不感激,他们还觉得曾经压迫过他们家的陈家十分的可恶。

        老一辈人本来念着从前的那一份香火情,不愿意听小辈们胡说八道。

        可1967年开始的一系列变化,大家全都看在眼里,此后大家对陈家的态度就越来越微妙了。

        当年陈家靠着捐地,不当地主乡绅之后,又在城里当了二十年的大商人,过了二十年风光的好日子。细算起来,陈家根本没吃亏。

        想到以前陈家祭祖的那个排场,再想想他们一年到头挣的那三瓜俩枣,陈康安是大善人,陈家是忠义良善之家这种话,后岭村的村民再也说不出口了。

        陈康安太久没回老家,不知道老家对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他在北城被构陷破产后,他就信心满满的带着妻女回了后岭村避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