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第5/7页
从苏言苏通判那里得知,刘莺的夫婿是西北边城的大将军,但去年年底战死,她成了寡妇。按照常理,她应该还要待在边关,或者去在京城的夫家,但她和刘家人都觉得西北苦寒,而去京城又人生地不熟怕夫家的人欺负她,便回到娘家。因为她没有子嗣,夫家人虽很不高兴,也不好再强求。
对这个行为,唐凝是赞同的,她不是恪守封建礼教的人,女子丧夫后回娘家享福或是改嫁,她都认为是好选择。
可她一点儿也不想刘莺盯上秦肆,特别是刘莺还有个他们得罪不起的爹。刘同知比苏言要官大一级,而且和苏言不同的是,他是在长洲一步步做官升上来的,根基发达,或许如大树的根系布满了整个长洲。
很快,她担忧的事便发生了,最近时不时出现一次官府的人来检查。哪怕是他们没有问题,但有的客人看到就会害怕,就会影响他们的生意。
不过,如今的唐家也不是以往的唐家了,影响一家店半天的生意算不上什么。
她还有许多家店,自己开的,和陈老板合作的,和白家合作的,等等。除非派出官兵们在这每家店门口站一个,要不然还真不能让唐家伤筋动骨。
只是会有底下的掌柜们经常来向唐凝发牢骚。
最难受的就是秦肆了,一边内疚有人因为他故意害唐家的生意,一边也因为刘莺时不时拦路而感到棘手。
有次,他着急赶路,就驱马从刘莺的侍卫中冲了过去,速度虽然快,但他小心翼翼没碰到任何人。
谁知道,官府的人竟很快找上门来,说他在闹市中纵马,违反了律法。
还是苏言及时救场,费了许多口舌,举证那地方僻静并不是闹市,也没有伤到人,才让人放过秦肆,也让秦肆克制住不和刘同知故意为难他的手下起冲突,罚了点银子就算了。
另一边,唐凝也遇到了烦心事。
她伯母的娘家贾府是为官府贩卖官盐的,这种官商比寻常商人地位高很多。
唐家刚来府城时,因为地位悬殊过大,两家之间没什么交际。后来唐家的生意做大,那家人虽注意到了,但也没真的放在眼里,毕竟根基不稳的建筑,建得越大,越容易倒塌。
直到去年年底,唐凝伯母的哥哥,贾府老爷又要一年一度去给维系的各方关系送年礼。实在想不到什么新奇花样了,便在唐凝这里定了一批精致的糕点。
谁知道,京城的贵人传话说很喜欢这糕点。从那以后,贾府老爷便每月走官家的渠道,去给京城的贵人送糕点。也因为这个,贾府上下对唐家高看了许多,平时吃饭买吃食都常光顾唐家的铺子。
今年,贾府老爷起了心思,想凭借唐家的东西,进一步扩展人脉。平常送不着的那些远的关系,年节就是最好的由头,他想用这特别的美食,在许多贵人心里留下他的名字。
管家准备好了礼单,他就带上去找唐凝。
“让我看看贾大人的礼单,先算个初步价格。”唐凝笑道,对于大生意,她几乎来者不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