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春闺(下)-第3/4页
“啊……”我话还没说完呢,就这样走了?我无措地望了阿娘一眼,而阿娘只是点点头,让我顺从爹爹的意愿,我便识趣地站了起来,最后叮嘱了爹爹一声,“那女儿先走啦,您好好保重身子啊!”
我如释重负地向屏风隔断那儿走去,却又被爹爹一声喊住:“那个什么……雪梨羹是你亲手做的?”
这问的什么问题?我怎么敢亲自做?
“嗐,当然不是……”我脸上有些挂不住,“我做的东西可不敢给您吃啊……”
“……”爹爹被我的诚实逼得哑口无言,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无奈地撇了撇嘴,“还以为你长进了呢!”
我尴尬地笑着,也不知该走还是该待在原地听他指示。
“杵在那儿傻笑什么呢?”爹爹好像忘了是他方才叫住了我,转而反问我道,”不是让你出去吗?”
我愣了愣,立马合上了嘴角,讨好道:“是的爹爹,马上出去……马上就走……”
说罢便麻利的穿过了屏风,迈着轻盈的步伐朝门口走去。
从里屋出来,我看见朝云还在同邱姑姑说些什么,我也不忍打断她母女二人的片刻安宁,便告诉她今日权当休假,不必在我跟前服侍,她虽嘴上推辞了一番,但心里还是很感激我的做法,我也就一笑置之,带着那几个小女使回徽音阁了。心里没了负担,一路上看着来来往往当差的女使们都娇俏了许多。
其实,我同爹爹说我想明白了,不完全是为了讨他开心,更是为了放过我自己。
这么长时间以来,为了我的婚事,引得整个崔府是家宅不宁,父女失和。或许真的是我的个性太过刚烈,伤人伤己。如果我坦然接受即将来临的一切,日子会不会好过一些呢?崔煜说的是,嫁给谁不是嫁呢?何况是嫁给太子殿下……
该来的总归是来了……
不久,圣上下旨,册封临淄王府嫡长女崔氏令仪为皇太子妃,于三月后行册立大典;纳武安侯嫡女孟氏若湄为太子良娣,于太子大婚后第二日入宫。
宫中来人宣旨那日,崔煜的脸色一直低沉着,我想他是为数不多真正理解我的人了。
婚期定于来年的二月上旬,大婚一应事宜交由礼部操办。
虽说圣上刚下旨不久,但其实太子妃的人选早已内定了下来,事已至此,却仍有不少勋爵高官人家因为没能把自家姑娘送上东宫的凤座而大失所望、怨天尤人。我虽养在深闺,却也没少听到外头的风言风语,多是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颇有内涵的言论。
在背后嚼舌根的人也并非是和崔家有什么恩怨,不过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罢了。
要说全然不在乎,那定是在自欺欺人,只是我更觉得好笑,那些人哪怕内心再多不服气,到了崔家人跟前,也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儿,何苦来哉!
既是乌合之众,久而久之我也就看淡了,我最为在意的是阿宓会作何感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