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旧案疑云-第2/4页



    梁阿牛忿忿不平的说:梁艳丽蛇蝎心肠,手段歹毒,使得多少同门手足自相残杀,她迟早遭雷劈油煮,万劫不复。

    蓝元山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没想到梁家有此一劫,善哉善哉!那这位梁施主如今是算“神威镖局”的人了吧。

    “也不算是!我是来帮小石头的忙而已。”

    王小石笑道:阿牛哥在京城的象鼻塔,也算是金风细雨楼的人,这次我来河东办事,他也跟来,一起有个照应。

    “原来如此,王施主的人缘颇佳啊!”

    “哪里哪里,大家都是情同手足,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蓝元山不经意叹了口气,低喃一句:手足兄弟。

    他目光一聚,往大殿外远处的天边眺望。

    如血的残阳照在蓝元山迟暮的脸上,愈发显得苍凉。

    人在岁月蹉跎中逐渐苍老。

    心随着往事如昔变得凄凉。

    王小石瞥了蓝元山一眼,心念一转,淡淡的道:大师似乎有心事?

    “阿弥陀佛,贫僧的心早就皈依三宝,一意向佛,前尘诸事皆已放下。”

    “你真的都放下了吗?”

    蓝元山反问:王施主,贫僧身在这金印寺里,每日吃斋念佛,做功诵经,不问世事,这都不算放下吗?

    王小石抿了下嘴角道:佛曰“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可放下不代表放弃,也不是说不能在拿起来。

    蓝元山苦笑道: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有些人,有些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顺其自然吧。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王小石听罢,思索了片刻道:受教了,我会谨记前辈说的话。只是……

    “只是什么?”

    “晚辈仍有一心结,需要大师指点迷津,也只有你可以解开这个结。”

    蓝元山迟疑了一下,注视着王小石问道:王施主,你我今日第一次相见,之前也素无往来。况且贫僧也不是得道高僧,佛学仍浅。你有何心结,需要我来解?

    王小石坦然回答:解铃还须系铃人,此心结因你而起,故而只有你可以结。

    “哈哈哈……那贫僧倒要听听是什么样的“铃”。”

    王小石道:那晚辈就直言了,这结是多年前一桩往事,大师可曾记得“谈亭”这个地方?

    “谈亭!”

    蓝元山猛然身体一颤,双眼如电,僧衣猝然间像鼓了气般,膨胀起来。

    大殿内吊顶的佛灯,香案上的烛火“呲”的一声,全部熄灭。

    佛堂内光线瞬间变得昏暗,还非常安静。

    无声。

    有息。

    吐纳之气。

    也是吐纳之术。

    内家高手需要常年“行气”,“炼气”,用来固丹守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内力。

    蓝元山没有答话,可功夫说了“话”。

    使梁阿牛不禁吓了一跳,吓得几乎就要双手倒立,准备开打。

    突如其来的殿内一暗,确实有点猝不及防。

    而蓝元山的气场更让他心神不宁,倍感压迫。

    看得出来,这位当年的“西镇”镇主内力着实惊人,甚至可以说比较当年的话,还更胜一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