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葵花宝典的武功-第2/2页



    不过虽是佛家武功,但却也不是中土佛教的武学。这门武功来自于同样信奉佛教的吐蕃与暹罗国。

    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暹罗国与当地的大国师交过手。

    这位暹罗国的大国师,并非是暹罗人,而是吐蕃人。当年朝阳老祖作为郑和的随行水手,曾见过这位大国师。他在自己的手记里称呼他为“大喇嘛”。

    而这位大师所施展的掌法便是这“大悲手”。此掌打出有龙象之力。

    这位当年大师自负武功天下第一,但与郑和交手之后,被其中原武学折服。于是他便将这套掌法传给郑和,希望他将其完善,发扬光大。

    不过“大悲手”并不是这套掌法原本的名字。

    因为这名大国师长期居住在暹罗国,他的口音也被当地人同化,说起话来甚是尖细。

    郑和虽然可以用汉语同他交流,但这掌法的名字,他确是听不懂。只是依稀的听到这位大师说‘波若’之类的词。但若是反复询问的话,又显得很不礼貌。

    只是叫波若掌的话,跟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重名。

    但郑和因为师从赵敏与张无忌,自幼便对少林存在一些偏见。他不屑去用少林绝技的名字。

    郑和无奈只能自己取个名字,他记得在京城之中有个名叫‘大悲寺’的地方,反正都是佛门的武功,于是他便将这门武功取名为“大悲手”。

    而葵花宝典上记载的剑法,上面却是没有提到叫什么名字。只有些许的招式,而且提倡以快为主。与辟邪剑法的剑意如出一辙。

    林平之看完这剑法之后却是摇了摇头。

    因为这葵花宝典上所记载的剑法,虽然也是七十二路。但这剑法却远不如自己家的辟邪剑法精深,变化多端。

    因此没什么参考的价值。

    不过这点穴的手法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葵花宝典上记载的穴法自然是“葵花点穴手”,而且修炼此功者内力足够的话,还可以达到隔空打穴的境界。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林平之总感觉“葵花点穴手”这个名字为什么那么熟悉,而且看完这个名字后,还特别想笑呢?

    不过最吸引林平之目光的是最后一门名为“葵花挪移神功”的功法。

    这门功法以刚猛霸道的葵花内力为根基。

    若是修成的话,有隔空移物,“移山架海”的威力。

    林平之见识过东方不败使用这门武功,他只是一抬手便直接将一栋小楼的屋顶掀翻,这威力远胜于任我行的吸星**。

    而且这门武功还可以将对手打来的劲力,尽数转移走。实在是无上的神妙功法。

    而这门武功却也有自己的故事。

    林平之看向了上面日月神教前代教主的注释。上面提及,这门武功是郑和下西洋,前往波斯之时,拜谒波斯明教所得。

    因郑和是张无忌传人的原因,朝阳老祖一众随从便跟随郑和到了波斯明教的总坛。受到了波斯明教教主小昭的接待。

    这葵花挪移神功,便是郑和,小昭,连同波斯的十二宝树王,参考九阳神功,融合了乾坤大挪移心法后共同参悟所得。

    葵花挪移神功的威力,远在乾坤大挪移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