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露水命-第2/7页





        曹瑾言感觉气氛有点重,转移了话题:“兄弟你带来的这些书是干啥用的?”

        曹信玖回过神来:“啊,这些书可以理解为洋人的四书五经,翻译成了我们的文字。洋人为什么船坚炮利?为什么他们造的东西轻巧耐用?与这些书大有关系。”

        “你是说这些书是工匠书?类似沈括的《梦溪笔谈》或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还不一样,《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主要记录了工作的方法步骤,是先人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经验,它只告诉了读者‘要这样做’,而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洋人这些书,是经过实验求证,找到了‘所以然’的规律,然后再做类似工作时,不需要反复摸索,经过计算,可直接得出最佳结果。”

        曹瑾言赞叹道:“那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我们自古以来把人分为士农工商四民,士为贵,农为本,商为末,所以‘学而优则仕’是我们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在洋人那里是工、商为重,他们更看重我们称为‘奇技淫巧’的学问,殊不知正是这种‘奇技淫巧’使他们国富兵强、远跨重洋。”然后曹信玖挑出一本书,递给曹瑾言:“二哥先看看这本书,魏源先生的《海国图志》,这位魏先生可视为睁眼看海外的第一人,本书可视为理解洋人‘奇技淫巧’的总纲。”

        曹瑾言随手翻了一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不由自主击节称赏:“这位魏源先生是有大胸襟者,这本书先借我一阅。”

        “二哥尽管拿去。还有一件事闷在我心里好久了,我今天去‘客盛源’要菜,那位站柜的向老板的大姑娘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猴子说她是蝎子精,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曹瑾言叹了口气:“这正是人言可畏之处!向老板一辈子生了仨闺女,这个站柜的是老大,叫向琋,镇上老百姓有个顺口溜:‘向家三朵花,最红是老大。’这个老大当年出生时正是向老板饭店开张后不久,家里忙不开,断了奶就送到烟台她姑那里去了。她姑待她视如己出,还让她上了教会的学堂。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加上读了书,更有一股普通姑娘不具备的冰雪聪明劲儿,所以十六岁从烟台回来后求亲的挤破了门,千挑万选的,最后与安丘北关马大财主马守正的三儿子订了亲,马大财主有钱有势不用说,他家老三也是喝过东洋墨水的,大家都说是郎才女貌、金玉良缘。她十七岁那一年春天,两家商定佳期定在秋收后。

        这一天,正是丹山集,上午街上来了一个独眼瘸腿的看相先生,就在‘客盛源’店面前不远十字街向阳处支起摊来,一杆黄幡,上书‘彻地通天’四个大字,在背后镂空院墙上挂一幅黑色布幔,布幔上挂一副对联,道是:‘一只巨眼,看透碌碌风尘;一张金口,指点芸芸众生。’这口气,简直狂得没边儿了,一下子轰动了整个集市。

        我闲来无事,当时也跟着去看了,只见他敲一面小铜锣,正在招揽生意:‘……一推王侯将相命,二看发财东西南北中,三点穴,四摸骨,说尽前世与今生,指一条,光明大道任你行。’旁边有人问他:‘说得这么云山雾罩,到底是看得是什么?’看相人把独眼往上一翻:‘贫道自幼蒙仙人指点,学道于灵虚山,三仙洞,师从玄天道长,十年苦学,穷尽周天运转之数,洞晓鬼神不测之机,艺成下山,因为年轻气盛,屡次泄露天机,遭受天谴,眇一目,跛一腿,直教人悔不当初。如今只有洗心革面,谨遵师命,深入凡间,拔苦救难,指望有朝一日,能功德圆满,早登仙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