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新政(4)



        高远的文采很好,奏疏写得也很是详细,他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份奏疏,足可见其过人的才华。

        太监高声读完了,文章很长,他念的也口干舌燥,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台下太子宋构的表情随着他一声声的朗读而变得越来越难看。

        “父皇,高太师所言与儿臣无关!”

        太监才读完,太子宋构便急忙向皇帝出言解释。

        “哦,那皇儿你认为高爱卿疏中所论王仲辅的改革如何?”皇帝摸了一下自己下巴的胡须,若有所思。

        “儿臣斗胆,高太师之论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无法否认王仲辅改革实为当下救国之一剂良药,儿臣认为,王仲辅之改革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宋构先是向皇帝澄清了高远上这份奏疏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授意,撇清了与他的关系,后又出言夸赞了王仲辅改革,说是对国家和朝廷的大好事,这也算间接赞同了皇帝的旨意。

        “老二老三,你们呢?”

        皇帝听完嘴角露出了一副微不可察的笑意,后又看向其余两位皇子。

        其余两位皇子本就不打算违背皇帝的旨意,又看眼下发生了这样的事,便更不可能反对了,互相对视了一眼后,一同说道。

        “儿臣亦是”

        皇帝见自己目的已达成,三个儿子都表示了对变法的认同后也没了再谈的兴趣了,遂让众人先行回去,讨论变法的事等到明日早朝再议。

        太子宋构出了宫门,一路上脸色阴沉,十分骇人,吓得一旁伺候的太监和宫女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触到了不该触的霉头,等入了太子府,他的脸色才缓和了稍许。

        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父亲对此次变法的决心很坚决,无论如何都是要变的,至于高远,亏自己还以为他是个聪明人,明日之后是死是活,他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关心了。说也奇怪,自己的老父亲皇帝都当了一二十年了,早不变法晚不变法,偏偏是在这个临了到头时候变,是何用意啊!

        第二日,早上的朝会如期举行,没有再出现什么变故。

        官员们如数到齐后,按照以往流程,各自开始了奏事,每个人都好似在忙,但其实所有人都在等,等皇帝提出那个想法。

        果然,当讨论完西北旱情,布置好赈济救灾的事后,皇帝宣布了他的决定,将任用王安为相,实行变法,并让王安将自己变法的内容和措施,详细的讲与朝堂中的各位官员。

        王安之前已得皇帝授意,听后遂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奏本向大臣们宣讲了起来。其他官员前两日虽已从各自渠道听闻了一些变法事宜,但并不仔细,当听见变法的正主将要说话时,纷纷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当然,这些人中并没不包含高远,他看似老神在在,仿佛马上就要睡着的样子,但谁也不知道,他宽大袍服下的手攥的紧紧的。

        “诸位同僚,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