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柳暗花明又一村(2)-第2/4页
“秦捕头无须如此,赵某是知恩图报之人,谁对赵某有恩,谁对赵某有仇,赵某一清二楚,有仇的某不会放过,有恩的某也不会忘记,秦捕头的恩,赵某铭记于心,捕头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莫要推辞了,此处人多眼杂,捕头赶紧收下,也算了了赵某一桩心愿。”
赵安之说完就从亲信手中接过布袋直接送到了秦捕头的手里,秦捕头见推却不过,只得收下,待将袋子放入袖中后,弯腰抱拳,掷地有声的说道。
“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秦某虽职位卑贱,但倘若都督将来有用的着的地方,知会一声,秦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告辞”
“慢走”
赵安之移步乘上马车,亲信也坐到前方准备赶车,一路顺着大道离开了天牢,往回家的方向赶去。
马车行驶在宽阔却并不怎么平坦的车道上,车轮还时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车内的赵安之忽然对着驾车的亲信说。
“回去以后写个帖子送到夏王府去,再找个隐秘点的地方,记住,机灵点,别被人跟脚了。”
“是,主子”亲信没有回头,一边赶着车,一边点头称是。
半日后,亲信先是拿着写好的拜帖绕着城走了半圈,后看到无人故意跟梢后才从一个小门转进了夏王府。
“回去禀告你家主子,这宴,本王应下了”
夏王高坐上位,看完拜帖后漫不经心的答应了下来,说完后一挥手,管家便带着送信的赵安之的亲信离开了王府,那动作轻描淡写,仿佛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亲信回到赵府后,向赵安之禀告了夏王的回意,还向他说了今日京师发生的另一件大事,说是原先致仕回乡的原参知政事王安回到了京城,皇帝派太子和二皇子到城门口迎接,并在宫中设宴款待。
赵安之听后沉思了片刻,一时间想不出个所以然,便让亲信退下了。
亲信走后,他起身独自来到窗边,望着窗外,窗外院子里的花木开的十分茂盛喜人,郁郁葱葱的,绿意十分盎然,只是细看他的眼眸,眼里无花也无木,唯剩一片空白,不知此刻的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主子”侍女晴儿站在门口,手里还端着盘子,盘里盛着碗。
“何事?”
“主子这些时日受苦了,这是奴婢和雯儿煲的银耳莲子羹,主子趁热喝一点吧!”侍女说着就端着盘子进到屋中。
“辛苦你们了,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府中可有发生什么事?”赵安之回到座位上,伸手接过侍女用朱唇温柔吹拂过的莲子羹。
“主子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府中倒是没什么大事发生,一切如常,只是!”
“只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