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出人预料的“东北虎”-第3/4页
远方这边,营收则是为2130亿人民币,和之前《财富》的统计差距也不大。
当然,这份数据没有包括国梅的业绩,更不会包括其他合作企业的营收,只是单纯的去年远方的营收。
算如此,远方2000多亿的营收,还是很显眼的。
第一页榜单,李东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企业名字,粮、百连、华闰、苏林、国梅、联想……这些企业纷纷都排在了第一页。
而互联企业,李东在第一页一个都没发现。
他也懒得往下翻,随手将前面几张纸都翻了过去,一直翻到零售子榜。
零售子榜,面罗列的只有零售企业,只计算零售业务的营收,而不像总榜那样,像远方这边,地产、物流、互联的营收都给算了进去。
子榜排名第一的,毋庸置疑,绝对是远方零售。
远方零售以1950亿的营收,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这次排行,显然是把远方的b2c自营商城营收算了进去。
对于这一点,李东也没太在意,计算不计算,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其实不是那么重要。
不过b2c业务绝对能算零售业务,这点应该是公认的,算进去也不是不可以,李东其实一直算进去计算的。
1950亿,远方自己对外公布的数据要低不少,不过这个没法说什么,远方这时候不满意,要是想和状告福布斯一样状告对方,那才是真傻。
真要干这种事,远方先把税交了再说。
你算报3000亿,政府也没意见,关键在于,那多出来的一千多亿的税收可不低,百亿的税了,远方交还是不交?
所以,统计的结果,不管是不是精准,这时候都不会有人说话的。
远方零售第一,接下来的第二,则不是苏林,而是百连。
百连拿下了农工商和永辉,直接取消了他们的编制,纳入了自己的体系当。
按照统计规则,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并购第二年才开始统计这些企业的营收的。
不过也许是榜单的规则出现了改变,加最近并购行为较多,如果继续保持之前的统计方案,那榜单的存在效果价值低了很多。
如今,百连+农工商+永辉+其他并购的企业,总共零售营收为1350亿人民币。
第三,才是苏林,苏林+大营收为1200亿人民币。
第四,则是国梅拿下了这个位置,营收1050亿人民币。
如果将国梅算入远方的话,远方零售营收刚好达到了3000亿。
第五……
当看到第五名的时候,李东忽然愣了一下,不但他愣住了,一旁的陈浪也愣住了,接着有些茫然道:“零售第五是大商!”
几位还没看到这份榜单的管理层纷纷开始翻动纸业,接着袁成道也惊讶道:“大商排名第五!华闰第六!”
在所有人眼,远方、百连、华闰、苏林再加之前的国梅,这才是华夏的零售五巨头。
而局限于东北地区的大商,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二线顶级的那种,却是无法列入一线行列。
可这一次,排行榜一出,哪怕李东也有些懵。
大商居然超越了华闰,位列第五,实际在国梅体系消散之后,大商已经进入了第四名。
大商,08年营收750亿人民币!
位列第六的华闰+洪客隆,则是720亿人民币营收。
华闰,哪怕加了洪客隆,居然还是被大商超越了。
这时候的李东,也忍不住道:“东北人民的消费热情这么大吗?大商在部和南方几乎没有布局,这样,也能创造750亿的营收?
被他们这么一弄,好像我们都是吃干饭的,在全国各地折腾的厉害,收购计划一个接着一个,结果华闰居然还没干过大商,这……
这也太坑了吧!”
陈浪也是脸色变幻不定,半晌才道:“可能和去年大商巩固东北地区的地位有关,并购了大量的东北地区的小零售企业。
而且大商电器,其实市场占有率也不低,只是一直被大家忽略了。
大商还做家居零售业务,同样规模也不小。
早在04年,大商其实是连锁企业排行榜的第二位,仅次于国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