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鬼也-第3/5页
“非也,妾身虽是兴风作浪,但有诸多束缚,真正能从困境里脱离时,却是八年之前,而十年前的那日,非是妾身所为,但那一日,我有片刻清醒。几个官差抬着一副白骨走过,不慎掉落了一截骨头……”
民间有句俗话叫“门前不栽桑”,因为出门容易见“丧”。
这也是明老爷惹人嫌的原因之一——门前栽桑。
明老爷十几年前是个意气风发的人物,但乡亲还是对他多有忌惮,明大老爷是个狠人,起初,是他门前栽桑,惹人忌讳,他却认为这会给他带来财运,后来是因为出了件大事。
事情闹得有多大呢?
但凡家中小孩儿不听话,父母就会说“让青衣女把你抓走”。
后来提起十年前,开头第一句必然是。
——“青衣女就死在这树下。”
再后来人们也不叫她青衣女,用那女子和“她”来代替。
“但我还记得她的名字,她叫将离。”
谢不疑猛地睁大了眼睛:“将离姑姑!”
“不是,她明明……”他又哑了声,只瞪着一双眼睛。
青衣巷十年前还不叫青衣巷,而是叫做酒衣巷,因为这一代有几户酿酒,整个巷子里都飘着一股酒香而得名。
自那之后,再提到酒衣巷,人们就最先想到“她”,酿酒的人家搬走了,叫的人多了,就成了青衣巷。
后来吧,大概是成建十四年的秋天,距离明家之事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那天是废后下葬的日子。
那天早上天很蓝,清澈透亮的几乎纯粹到可怕,废后下葬,浩浩荡荡的队伍移到陵寝,宫外的桑树下多了一个站着的青衣女人。
她一动不动站在那里许久,头发上还沾了冬日的寒霜,打更的更夫说那天晚上还没有人的,她大概是早上来的,但没有一个人见过她。
有人说,她是明老爷那个命苦的闺女,走投无路才回来投奔老父亲,可是立即有人反驳,“明大老爷的闺女比她秀气多了”。
唉?这么一看,好像确实是,明大老爷模样普通,他媳妇儿也只是清秀,但那个闺女却是白白净净的,一副好样貌。
猜什么的都有,但无一人知道她的真正来历。
乡亲们不认识,那个陌生女人就一直站在桑树下,嘴角带笑,足足站到晌午,这时便渐渐觉察出不对味儿来,有人大着胆子过去一瞧。
还没碰到,突然就倒地了!
那场面骇人极了,到现在还让人记忆犹新。
那女人之前一直站着,却不知道为何倒地之后突然一寸寸变成秽土,到最后居然只剩下一具空落落的骨架摊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