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 足行春秋-第3/5页
庄静安一咬牙扔掉石头,脑中闪过一念,捡起一根断枝用力折成三段,来到老道士身前跪下。
将三根断枝插于泥中,郑重叩了三个头,看向老道士,“师傅在上,徒儿庄静安跪叩,以后多累师傅传道解惑。“
老道士一捋长须,想起昨日不由莞尔一笑,道:“莲花落唱得不错。”
待庄静安问及周励和小五,老道士答:“他俩与我无缘,与你结的因,日后当由你还。”
老道士忽似顽童般冲庄静安眨了眨眼,“为师替你先付了点利息,你可要记得呀。“
此时,正值春日东升,云霞透光。
老道士哈哈一笑,原地腾空而起,离地足有成人高,迎着初阳身姿舒展,足踏虚空练起拳脚,行云流水间自有一缕无法言说的韵律,与这天地极为融洽。
飞离的红雀呼朋唤友围绕老道士身侧,忽低飞忽又起,似一条红色缎带在空中起舞,一只雀儿似力竭下坠,老道士瞬至,手掌接住后轻抚了两下,那红雀复飞,绕着老道士欢快鸣啼。
这场景看得庄静安目瞪口呆,不由想起太爷爷讲古时提及的那些世外高人,是否也似这般喜怒随心、肆意洒脱?一时间,心生向往。
晨光中,一老一少离了丹江城走向远方。
一路行来,庄静安从不问要去何处,老道士也不提,两人极少坐车,多为步行。
每到一处江河湖泽,老道士必会停留数日,或摇头叹息或捋须微笑;每遇一处高山险崖,老道士必会登高远眺,夜宿山顶,面向初升之阳盘膝打坐。
初时,庄静安还跟不上,每日双腿如灌了铅,粗气急喘,周身酸痛难以入睡,渐渐地,便能跟上且有余力做些杂事。
每隔七日,老道士便会在他熟睡后拍击其后脑三下,两月过后,庄静安觉得胸中郁气渐消,脑中一片清明,双目血色渐褪。
深知受了老道士大恩,且每次遇险,老道士必护住自己,事后还会笑谈几句,细思言词很有深意。这样的行为像极了太爷爷,朝夕相处之下,十一岁的庄静安对老道士有了依恋和崇敬,一声师傅叫得心甘情愿。
二人从初春走到夏至,沿途见过战火烽烟,也经过乡村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园,有两件事让庄静安觉得师傅很神奇。
木匣里总有用不完的钱和物,到哪里都能寻到美味。
难道师傅是仙人,自己要学的不是功夫而是仙家道法?
仲夏某日,二人借宿在一处山间破庙中,庄静安半夜起身小解回来。月光下,忽见一团黑影正打开木匣,而一旁的师傅竟然没有动静。
庄静安大惊,这是碰到盗贼了,师傅是被人迷晕还是已经……
想起平日种种,庄静安没逃,摸到一块石头朝黑影砸去,高喊道:“快来人呀,有小偷,三哥、五哥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