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论拍马屁的技巧-第2/3页





    可以说,在如今的整个朝堂中,茹瑺从不认为,有任何人能在文采上胜过自己,此时听了李谦这首词后,终于明白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

    惊才绝艳!

    果然是惊才绝艳,文采不凡,无愧于“状元郎”之名。

    仅凭这上半阙,茹瑺就足以判断的出来,自己的词作水平确实不如李谦。说是云泥之别他心里可能不太乐意,但他心里也明白,单论词之一道的话,自己与眼前这位后生晚辈的确是差了一大截的。

    这首词虽稍显直白了些,比之北宋的一些经典词作也略有逊色,只是放在这时来讲,也足可称得上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了。

    若要他当场给出一个十分中肯的点评,还真有些困难,但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大气!

    这是一股庞然大气,在这股气势面前,除了上方坐着的那位君王,怕是任何人都难以正面相抗,这便是这首词作的魅力之处。

    此刻的茹瑺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有些担忧,实则也是起了惜才之意,担心这位年轻气盛的士子,会一时把握不好,惹怒了皇帝,继而因此丢了性命。无他,只因那句“欲与天公试比高”,不太适合在帝王面前说出。

    普天之下,除了一国之君,谁还敢与天公试比高?

    此为大逆之言啊,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词都敢作,难道他就不懂得一点点祸从口出的道理吗?

    悄悄抬眼打量上方,果然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朱元璋眉宇间隐隐有些不快。

    不过以他雄主之尊,还真不会相信眼前这小小的进士有造反的野心,俗谚有云:“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所以这有大逆之嫌的词句出自李谦之口,自然不会被他放在心上。

    李谦则压根就没在意这些,因为没人会认为他这么一个小小的进士敢造反,且这词本来就还有转折之笔,根本无须担心会被当成大逆之言------于是,他继续朗声吟诵起了下半阙:“江山如此多1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唔?”

    朱元璋一听到他盛赞外夷,心中更是怒意丛生,刚想拍案打断,却听到了李谦适时而来的后半句:“只识弯弓射大雕------”

    一旁的沈溍都为他捏了把冷汗,心说这个同乡的年轻人,还真是胆大包天,什么都敢念啊------还好还好,敢情他对铁木真是在先扬后抑。

    不过说实在话,他觉得眼前这年轻人才学不俗是真,狂妄也不假。看看他这贬的都是些什么人,那可都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雄主君王啊,在他口中竟都变得有些不堪了。历代豪杰,若是听到了此子如此狂妄的言行,真保不准会不会气得从帝陵的棺材中跳将出来------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李谦自己都像是受到了词中的氛围所感染了一般,此刻竟是忍不住站起身来,右手摊开,对着上方的朱元璋比划了一个引介的动作,不卑不亢地念道:“还看今朝!”

    “------”

    沉默,现场的气氛变得沉默无比,落针可闻!

    这一句,有如神来之笔,起到了令人叹服的画龙点睛之效。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马屁,当真是古今之绝响了!相信无论任何一位帝王,都会被拍的浑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爽的。

    果然,片刻后,高坐上方的朱元璋突然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他用手指头点了点李谦,笑骂道:“好个浙江解首,果真是文采斐然,才学不俗,哈哈哈哈------”

    徐增寿在一旁看得有些发愣,只道是这位年轻人做了首不错的词来,令天子龙心大悦,却又没整明白,为何他能得圣上亲口赞许,难道真的文采了得?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丘八,识文断字没问题,可对于诗词这些文人们玩的东西,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的。

    扭头看了看旁边的茹瑺,他也忘了就在方才,自己还和这两个文绉绉的老匹夫吵过嘴,忍不住低声问道:“茹大人,这什么词当真如此了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