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第2/5页





        这阙词名为《虞美人》,其知名程度称得上妇孺皆知,几近无人不晓;但百多年来,这首诗无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张胆的肆意高歌。

        只因这阙惊世名词包藏有“人还在,其心不死”的复辟变天之心。写下这阙词的人,就是因为这阙词而被赐毒酒毒死,后人商女唱及这阙词亦多有株连。

        在世人的心目中,这是一阙不能让人听见,只能关起门来独自吟诵的禁词。

        谁人敢在这洛阳城中吟唱这阙词?

        不料,一阙方毕,一阙再起,那胜似黄莺般动听的女子声音竟又唱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也是一阙词,与刚才那阙《虞美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样,也是出自那位被赐毒酒的词帝之手。

        词名《浪淘沙》。

        听到的人再也忍不住,纷纷推窗探看。

        临近洛水的人可以看见洛水之上有一艘不大不小的楼船,顺着波光粼粼的河水缓缓出现在视线当中。

        船的当头,立着一个顶着斗笠的人。

        斗笠四周有青纱垂下,看过去的人根本看不清那人的脸庞。连那人是什么年纪、是老还是少都看不出来。

        只能看见那人身着一身和斗笠一色的青衣,一动不动的立在绵绵细雨中,犹如一尊木偶。

        也不知是为什么,一股难以言喻的落魄感从每一双看到那青衣人的眼睛中油然而生。

        那青衣人身上仿佛结了一层霜,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觉得冰凉。又仿佛是历经了无数世态炎凉与沧桑,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有些感同身受。

        青衣人背后的船舱亮着烛火。

        舱前的惟幔,微微被冷风吹的飘起,两边的画窗各自向外撑开。有雨滴正从窗上滴落。

        琵琶声,以及女子哀转的吟唱声,便是由那船舱中飘出。

        女子依然在唱的那阙《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