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从前的秦姓人家-第2/2页





    只是张家始终不敢完全放松警惕,后来张家有个娃争气考取了秀才功名,张家让他继续呆在秦家办的私塾里教书,就近观察秦家动静。

    私塾赚的钱不多,秦伯鸣补贴一点,私塾的先生们的薪资还过得去,张家娃娃就一直呆私塾里教书。这一呆就是四十年,呆成了私塾的山长。

    后来秦伯鸣在离私塾稍远些的地方,弄了个大点的院子教音律。秦伯鸣把私塾交给那些秀才学生,平常呆在那边院子教音律,张家另一个音律学得不错的娃派上了用场,努力了一下就被选去在大点的院子那边教音律。

    秦伯鸣时常带着表弟出门云游,没带其他人去。张家慢慢放心了秦伯鸣的作为,没努力争取跟着。

    张家一家三代都是秦伯鸣秦夫子的徒子徒孙,那些祖上的恩恩怨怨早就被时间打败了,后两代的娃都不知道秦张两家祖上的恩怨。

    四十三年后,秦伯鸣秦夫子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他的表弟已经快七十了,秦家决定离开小镇换个地方生活。

    作为夫子最得意的高徒的两位山长万分不舍,挥泪送别,再三向夫子保证一定会努力让私塾发扬光大,不会让他的心血白费。

    秦夫子跟表弟一起,颤颤巍巍地向大家告别后,被驾车的小伙子扶上了马车。

    马车远去看不见了,学生们才陆续散去。

    张家老一辈的当家人们聚了聚,两位山长,一个制笔名家,两位制笛箫的行家。各自家中的子孙也各有所长。回首往昔,慨叹这究竟是场什么样的缘份。就为了那点不放心,一家几代都出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