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之楚国篇-第2/5页
前面已经提到,齐桓公组织了郑国的第五次国君轮岗后,郑国已经成为齐国的忠实盟友。楚成王这一举动,显然是在找齐国的茬。
实际上,在此之前,齐国发生的一件事情,也间接促成了齐楚之间的争斗。
第4章提到,蔡国在齐桓公大婚时,通过“媵”的制度成为了齐桓公的姻亲。嫁给齐桓公的就是蔡国时任国君蔡穆公的妹妹,按照惯例,我们称她为蔡姬。
蔡姬虽然长得貌美如花,惹人喜爱,但却经常仗着夫君的宠爱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某一天,蔡姬和齐桓公一起荡舟湖上,卿卿我我之际,作为经常与水为伴的南方人,蔡姬一时兴起,便捧起湖水洒向齐桓公。齐桓公虽然在外人面前威武霸气,但却天生怕水,于是连忙叫停了蔡姬的举动。但蔡姬却不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反而使劲摇晃小船,想捉弄一下齐桓公。齐桓公被吓得惊慌失措,蔡姬却因为发现了夫君的弱点而哈哈大笑。身为天下霸主,却在女人面前露了窘态,齐桓公一怒之下便送了蔡姬一件特殊的礼物—送她回娘家。
虽然齐桓公顾及夫妻情分,没有和蔡姬办理离婚手续,但在那个年代,丈夫把妻子送回娘家已经是相当严重的事态了。
蔡穆公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对于齐桓公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行为表示十分不满。他一怒之下,也不顾蔡姬还没有和齐桓公办理离婚手续的事实,擅自做主将蔡姬改嫁给了楚成王。这种妥妥的重婚罪当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于是,齐桓公决定给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夺妻之恨的楚国和蔡国一点颜色瞧瞧。
对付楚国这样的区域性强国,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贸易战这个法宝,在鲁国身上已经试验过,效果杠杠的。这么好的东西,不让楚国尝尝味道自然说不过去。
于是,管仲的第二场贸易战紧锣密鼓地运转起来。
楚国出产一种麋鹿,这东西全身都是宝,食用、药用价值都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比较贵,一般人消费不起。但这在齐国的财政实力面前当然不是问题。齐国派出一个庞大的贸易团队,赴楚国采购麋鹿。采购的价格十分公道、数量也很庞大。一只麋鹿的售价足可以让一个朴实的楚国农民过上一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于是楚国的农民纷纷改行当起了麋鹿猎手,甚至楚国的贵族们也在暴利面前放下矜持加入打猎大军。这样一来,楚国的农田大量抛荒。但这也不是问题,因为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只要手里有钱,粮食从其他国家进口就是了。
和鲁国一样,一年之后,楚国也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于是,楚国侵犯人权的事情突然成了国际热点。
通过齐国专家的研究,楚国对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存在强制迁徙的现象。据此,齐国及其盟友决定对楚国实施制裁,禁止齐国及其盟友进口楚国麋鹿,同时禁止向楚国出口粮食。
楚国迅速因为饥荒而出现乱局,齐国则照例为楚国人民开辟人道主义走廊,大量接收楚国难民。
搞完一波贸易战,齐国的战争准备也差不多完成了。于是,齐国及其盟友经过会议讨论,形成大周安理会第002号决议,决定组建由齐国、宋国、鲁国、郑国、陈国、卫国、曹国七国组成的联合**帮助楚国解决人权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