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命齐桓 第一节齐国的过往-第4/4页
连称、管至父想了想,出差一年时间还能接受,于是便愉快的上任了。
但到了第二年西瓜成熟的季节,连称、管至父等人望眼欲穿等来的却是齐襄公意料之中的食言。
齐襄公大概是觉得大老远换一批人去葵丘,国家要报销一大笔来回差旅费,本着节约精神,他告诉连称和管至父:“今年寡人手头紧,至今未吃一个西瓜,明年再换防可好?”
齐襄公这个回复可把连称、管至父等人惹火了,即使是资深吃瓜群众,瓜吃多了也会上火啊。于是思乡心切的连称、管至父便鼓动这批在葵丘吃了两次瓜的士兵们点燃了造反技能。
由于齐襄公的不得人心,这次造反出奇地顺利,在齐襄公堂兄弟姜无知的里应外合之下,葵丘戍卒顺利杀回齐国。齐襄公为自己的食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写完了齐襄公的这点烂事,终于要写到齐桓公了。
齐桓公名叫姜小白,他是齐襄公的异母弟弟,他和哥哥姜纠都在齐襄公继位后流亡到其他国家当了政治难民。从齐桓公的名字来看,我大胆推测他小时候应该皮肤挺白的,所以才会得到小白这个放在现在也十分可爱的名字,相比之下,他哥哥姜纠的名字就规矩多了。
春秋时期,投胎到帝王诸侯之家其实也是个技术活。碰上讲规矩的主君,自然是按照礼法制度立嫡立长,其他不能继承父亲位置的儿子们,也能混个卿大夫的位置。但若是国内局面不安定,又或者继位的兄弟脾气不太好,那么其他人马上就要考虑去哪里当难民的事情了。
好在那个年代诸侯们对别国的流亡贵族都比较客气,一般都能给流亡贵族不错的政治待遇,有的甚至还会量才取用,给个卿大夫的爵位。这是因为天有不测风云,生在乱世,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也要加入流亡大军。所以居安思危的君主都会在这方面做点善事积点德,为的就是在自己或者自己子孙落难的时候也能得到别人的善待。
在这种形势下,姜小白和姜纠得知齐襄公谋杀了亲妹夫后,便按照惯例加入流亡大军。其中,姜小白跑到了莒国,姜纠跑到了鲁国。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