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意外的开始



        胡耀华,华少,只有四十四岁。

        他家有一位居士,就是他的太奶奶,老人家现在仍是活着好好的。

        当然,皮肤不是那么饱满、也不是那么白皙了,但是他家的太奶奶就是比他奶奶看起来还要精神几分。

        红旗下的一代,生来就对一切牛鬼蛇神拥有很强的免疫力。

        华少也是一样,他不会把他太奶奶的长寿看作某种神迹、某种愿力,他更喜欢称之为科学的传承——通过神学典籍默默被传承下来的古代科学。

        所以,华少也对所有神学学派的创始人、传承人钦佩不已,有时候这种钦佩会被外人看做堪比信徒的表现。

        这对华少来说,一笑置之。

        除非有一些特别锲而不舍的角色,华少才会勉强回一句:“你要是能有这么伟大,一千年后你肯定也活在我的心里。”

        ……

        华少是专业在经会附近摆擂台的,他的擂台横幅特别讨巧:“某某学就是当年最伟大的科学。”

        然后他还会在桌子上摆着两摞书,一摞是原著,一摞是自己的注解。

        原著是典藏版,纸质好的堪比传说中水火不侵的秘籍,就是价格有那么一点不讨喜。

        买原著送注解,对注解内容存疑的,现场还有手抄版随意翻阅、参照。

        需要借阅手抄版离开台面的,可以支付押金,20元一个小时。

        经会边上出租手抄版经书,为了啥?

        自然是为了赚快钱。

        打个比方,你面前摆了100种经文原文,你选哪个带在身上去经会现场?

        有手抄版你会选择其他的吗?

        你听了经会上的某些有启发的内容,你要不要记下来?

        记在哪里?

        你手上正有一本原文手抄本,还给你留了非常充足的页边距,你写是不写?

        借你手抄本的人借给你的是炭笔,你归还手抄本的时候,知道自己的亲笔爱字要被擦掉,你心疼不心疼?

        放下我执,字面上好像很容易理解,但是人们还是总觉得这四个字用来在大执念上说服自己比较好,保留一本手抄本上面的亲笔字这种小执念,就不用了吧?

        坐在桌子后面的摊主很明显一直低头在抄经,面前的手抄本都是全新的。

        摊主借给你的时候还会声明,这是我刚刚抄好的,热乎的,要待它好一些。

        这对你付钱买下它和它身上的亲笔字,是不是障碍更小了?

        买了手抄版了,典藏版和注解版要不要来一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