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三人小站了一会儿便转身回城为接下来的讲经布道做准备。

        释觉与释明决定明天午后时分在集市中间就地讲经,那时人们忙碌的早上已经过去,午后太阳温度渐渐上升,寒冷了一个冬天的百姓正是聚堆儿晒太阳闲聊的时候,此时讲经,最合适不过。

        第二天午后,释觉便在市集中间盘腿坐下开始讲经。

        刚开始有一部分人被这少见的景象吸引了过来,随着释觉的讲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这些佛义,甚至到了日落西山讲经结束尚且不愿散去。

        到了第三天午后,更多的人聚集了过来,并不宽敞的集市被挤得水泄不通。

        下午讲经之后,释觉看着有位老人家一条腿似乎是有所损伤,走路多有不便,脸上带着痛色,于是上前为老人家医治,又拿出了储物袋里的草药赠送给老人家。

        一连一周,释觉讲经都是万人空巷的盛景,讲完经后又有许多人留下来让释觉看病。

        晏清看着处在人群中间的释觉,发觉释觉合该成佛,他就是坐在那里,眼睑下垂,就是一副佛祖悲悯众生的模样。

        一周之后,三人早起退房之后,沿着路线往下一个城镇走。

        走了一路,三人发现漠北国情况较好,虽然有一部分人略有怨气,但是开导之后,都能够改变心态积极向前。

        到了盛夏时分,一行三人来到了华国,华国情况与漠北国相比较差,但整体较为和谐。

        华国现在的当权者较为民主,注重人心,以仁德得权,治下宽容而有法,臣民信服。

        然,有一座边陲小镇,穷山恶水,又因多为老幼妇孺,无法迁移,导致百姓生活困顿,吃了上一顿愁下一顿。

        三人入了城镇,被当地的父母官引了进去,了解这些情况过后,三人若有所思。

        父母官看着三位修仙之人略有思索的样子,踌躇着开了口

        “几位高人,不知可有办法解决此地贫穷,如若可解,小民愿倾其所有,只愿此地百姓安居乐业。”

        “阿弥陀佛,不妨搭棚施粥。”释明想了想说道。

        “这师父有所不知,此地贫困,小民的粮食早早的已经送去了最为贫苦的几户人家里,眼下眼下也没有粮食来施粥了”

        听闻此言,晏清与释觉同时看了一眼这位父母官,倒真是一个实心为民的好官。

        “阿弥陀佛,贫僧一时也无计可施,惭愧惭愧。”

        释觉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脸上带上了愧疚之色。

        “既然想解决此地贫苦,我有几句话想问大人,不知可否?”

        晏清看着眼前无计可施的众人,不由得出言相问。

        “高人尽管问,小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