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腌菜
得益于本朝□□推广高产农作物和棉花,所以本朝子民基本都能吃饱穿暖,在吃上面的讲究也就多了。孙明琴早根据土壤的颜色和天气口音等推断出自己现在大概率居住在蜀地,此处现在的饮食习惯就已经是以麻辣为主了。
孙家自己的菜园子里就常年有一块种着辣子,门口更是种了棵花椒树。辣子和椒子晒干后能够长期保存这点也难不倒古人,甚至现代只有蜀地才有的特色泡菜,此时已初具雏形。
孙明琴从来都不敢小看古人,聪明人哪里都有,她在现代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来古代搅动风雨可真没这个本事。
因为前世爱四处旅游,孙明琴对于各地美食知之甚多。在她看来能成为一地最大特色的美食一定有过人之处且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只是因为地域的限制、气候的差异、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同等原因,导致各地有了不同的风俗和饮食习惯。
很多各地特色的美食后世因为信息、交通和运输的发展之后成为了全国人民都爱的吃食。比如蜀地的麻辣火锅,北方的冰糖葫芦、肉夹馍,甚至高丽的辣白菜,东瀛的寿司。
让孙明琴自己拍脑袋去发明新的吃食是不可能了,但是她可以把现代吃到的各地美食在此处制作出来售卖。集各家之所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赚钱。
孙家的泡菜味道不错,可是也只泡了辣椒,豆角,大蒜和本地特有的胭脂萝卜几样。这几样菜贵,量也不大,冬天缺菜时顶不了什么用。
去年过冬前孙明琴就让赵氏用田里产出最多的白萝卜白菜和菜头做了几样蜀地没有的腌菜备着,过冬时家里几大缸菜备着,孙明琴又说了几样北方才有的大菜做法让赵氏依着做了。全家人都对孙明琴服服帖帖,就连孙昌家都感兴趣地翻了翻孙明琴平常爱看的游记。
白菜用了两种法子来腌制,都简单又好吃。一样是后世风靡全国的辣白菜,孙明琴看过的教学小视频没有几百个也有几十个了,做法都大差不差。先将洗净后晾干的大白菜竖着剖成四份,用盐抹了放在在一旁腌制一晚,杀杀水。腌了一晚的大白菜用清水将表面的盐份洗净后,挤干水分再抹上用糯米粉熬成的面糊,这面糊里不仅还加了辣椒粉和苹果、梨、大蒜切成的细末调味,还拌了白萝卜丝,小葱段。加的拌菜种类不限,只要适合腌制的都行,不拘什么胡萝卜丝,韭菜段都可以加里面。
这辣白菜味道丰富是丰富,可需要的调料不少,只腌了半缸,赵氏加盐和辣椒粉时眉头皱成了一个大大的川字。
孙明琴就想到了东北的腌酸菜,只需要少少的盐就可以做出爽脆可口耐保存的酸菜。这种酸菜的食用方法也特别多,用来炖肉,炖粉条,炒了吃,包饺子都是一绝。
东北酸菜也是取用的大白菜,孙明琴以前看到的做法是一整个酸菜用来泡的,但是白菜内部没有清洁总觉得不干净。所以还是照着辣白菜的做法,把白菜剖成四瓣用水洗干净了。
又用大锅烧了满满一大锅水,水煮滚了才将白菜下锅焯水。孙明琴记得是稍微煮一下,大概几十秒的时间。这里没有这么精确的计时器,孙明琴只好凭借记忆在心里读秒,怕自己不准确,每一锅水都数到四十五秒才将白菜捞出来。
捞出的白菜放在一旁沥水,剩下的步骤更接近于蜀地的泡菜。将当地特有的泡菜坛子洗净,孙明琴还拿了孙长发平日里喝的粮食酒将坛子内部擦过一遍。然后将焯好水的白菜挨个放进去,挤挤地摆满一层又一层,每层加一点点薄盐。将坛子装满白菜后再灌上凉白开,最后盖上盖子。蜀地泡菜坛子的构造十分科学,盖上坛盖,在坛沿上浇上水,就可以隔绝外界空气达到密封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