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第3/4页





        对康熙而言,这不算大事,不过是新奇有趣了些。

        纵使他一直盼着儿子们兄友弟恭,可也知道一切很难如他所愿,保清和保成较了那么多年的劲儿,当着他的面两个人都能抬杠,不能怪老三大发感慨,保清的儿子亲了保成,连他都感到吃惊。

        不过这也算是桩好事,保成毕竟是未来的大清之主,弘昱若是能得保成喜欢,保清的将来也算多了一份保障。

        康熙慢悠悠打开信件,果不其然,这封信也无关政事,全是私事,还和弘昱有关。

        带着女眷出宫,还未向他请示,这不合规矩,不守规矩的事儿保清也不是第一次办了,康熙并不在意,也就是不痛不痒的斥责几句。

        至于保清的大手笔,康熙无奈摇了摇头,这也是他一直没有考虑保清为继承人的原因之一,与保成相比,保清的性情差的太远,这固然有他刻意放纵的原因,但也与保清的本性有关。

        一个注定徒劳无功还要做太子磨刀石的儿子,康熙的容忍度很高,这也是他最为怜惜的一个孩子。

        “去准备笔墨。”

        康熙不想给保清难堪,所以不打算下口谕斥责,而是要亲自写信,提点教导保清节俭之责。

        他在位之时,保清自然一切安稳,哪怕挥霍无度也无妨,可等到他不在了,众皇子之中,保清的处境会是最艰难的,家底厚些,日子也能好过些。

        康熙无疑是了解自己长子的,斥责之言写得不痛不痒,劝诫之语亦是十分温和,使得这封信更像是一个普通阿玛写给儿子的家信,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对保清,说几句软话比下道圣旨都管用。

        昨日白天痛失五万两,到了夜里,又被福晋要去了十万两,说是要给几个女儿预备嫁产,无论是良田,还是庄子铺子,都不是一时能置办齐全的,想要好的,就得慢慢攒,正好他们也快搬出宫了,可以预备银子置办嫁产了。

        嫁产关系到女儿的后半辈子,直郡王就算肉疼,也不能不往外拿这笔钱,但这么一来他的库银直接少了一半,从三十万两直接变成十五万。

        好在折腾了两日的儿子消停了,大概是出宫逛累了,小家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连早膳都延后了,他也终于可以正常去太和殿议事了。

        不出意料,太子又甩给了他一项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视察正在开掘的浑河新河道。

        这个天气视察河工,无疑是一件苦差事,太子还顺势把他调离了京城,要巡视河道,一来一回怎么着也要一旬的时间。

        直郡王不怕吃苦,他只怕闲着。这苦差事虽是太子甩给他的,但他也乐意干,只有做了事情,才能让皇阿玛和臣子看到他的能力。

        从太和殿回来,直郡王踌躇满志,太子敢放他出去,他就非得把这差事办好不可,就是抓不到蛀虫,也会将河道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巡视一遍,顺便也将情况写信告知皇阿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