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的日记本-第3/4页



他看着黑洞,心里想到:“那我要怎么办?总不能相信这位疯老头的话跳下去吧?万一我死了怎么办!“

这时候,老爷子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要让我摸一下你的头,就告诉你其它离开的方法,绝对放你走!”

王灿听了这话想了想,觉得他除了有什么大病外应该没坏心思,便点了点头。可当老爷子的手按在他头上时,大量信息涌入脑袋,瞬间便感到了强烈的头晕目眩。

随着画面慢慢的清晰,那是老头去世前几天的记忆……

在小学门前,有一个小摊贩,三轮车上面摆着自己家腌的咸豆子、粘的江米糕,江米球,糖葫芦、爆的玉米花……摊主就是王灿的爷爷。

在这里,爷爷非常受尊重,因为,村里人都知道,他家是最长寿的。种种原因,爷爷的生意还是相对不错的,虽然卖的东西似乎已经脱离了时代,没有辣条,没有冰棒,也没有奥特曼和圆形卡片……

但爷爷的摊前因为有个小学的缘故,每天都会定时出现大量农村孩子。高年级的钱,都是从父母那里要过来的,每天去学校或者放学可能都会光顾一下,尤其是在回家的路上,嘴可不能闲着;低年级的会有家长们接送,小孩子们便缠着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一个零食和玩具。家长们没办法,只好掏出一块钱买爷爷的一串糖葫芦或者一把爆米花。

爷爷卖的价格还是挺便宜的,这么多年还是以前的那个价。比如,咸豆子是按照勺子算的,一分钱一勺。不过,爷爷心里也清楚,如果要这样卖的话,赚的钱还不够他买黄豆呢,便悄悄的把勺子改小了,价格还跟以前一样是没错,但是东西却少了。但没多久,爷爷就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现在的人谁还买一分钱的东西?平常都是一块钱,他就又把勺子换成了较大的,一毛钱一勺。其它的方法都是像这样的,比如:一块钱的糖葫芦少串了一个山楂、五毛钱的江米糕切的小了一点,五毛钱的爆米花盛的时候少抓一些……村里人都知道这些小把戏,但是依然要买爷爷的东西,他们也知道,虽然给的少了,但在这个年代仍然经济实惠,一个买情怀,一个买放心。

但是终究,爷爷还是老了,眼花耳鸣腿脚不利索,但还是坚持登着三轮车去摆摊。直到有一次,爷爷收到了假币,回到家,奶奶便臭骂了他一顿,爷爷就耷拉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可自从那一天后,收到的假币越来越多,甚至钱上面印着偌大的中国儿童银行,他也发不现。奶奶见此,便劝说爷爷别卖东西了,但他非要,宁死不听奶奶劝。奶奶也没有办法,就继续在家帮忙腌豆子,熬白糖……

第二天,爷爷出门的时候,奶奶叮嘱,这次可千万别收假钱了,他信誓旦旦的说:“这次一定不会了”但也就是这一次,也是爷爷最后一次出门摆摊。

在这一天傍晚,孩子们放学了,有一个带头的娃给他们的小弟们出了个主意,他说:“看到门口的那个傻老汉了吗?他的眼神可不好了,我好几次都是给的假钱,他都收了,还给我找零钱勒!那群小朋友听到这位老大的话,纷纷张大了嘴巴,他们也想不用花钱就能吃到更多的好吃的,便人人拿了一张假钱。但是直到这些娃娃们来到爷爷的小三轮前,他们却不敢了,都站在旁边的电线杆子那儿围成一小堆,有人提出来意见:“我们去骗他,会不会就成为了坏孩子啊。”也有人说:“我不敢,万一发现了,我们就糟了……”他们的头头见他们都不再往前走了,就怂恿道:“你们怎么这么胆小?跟着我,看看老大是怎样做的。”孩子们一看有领头的了,便不再犹豫,纷纷屁颠屁颠的跟在他的后面。

只见这群孩子们排着队,他们的老大打着头阵,首先冲到了最前面。直到伸出手付钱时,孩子们才看到他手里攥着的是一张作业本上的纸,他们都惊呆了,感叹:“这样也能行?”当“老大”拿着糖葫芦离开时,不忘自豪的给“小弟”们说:“看到了吧,就是这么简单!”这下可给了那群孩子信心,他们用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付钱。有的拿了个儿童玩具钞票,有的拿的是砸扁了的小铁片,有好一点的钱则也是丢了一半……但最终压倒爷爷最后一根稻草的是,最后那一个看起来呆呆的孩子手里拿着的一张冥币,红色外表上印着庄严的阎罗王,旁边的面值竟是一亿元……爷爷看着这张钞票,他分辨着颜色,望着红的发粉的钱,就弯下腰对那孩子说:“小娃娃可不能拿这么大的钱,在妈妈不同意的情况下,她可是会生气的,就像……这样……吼~”他把那孩子吓了一跳,便嘿嘿地笑了,找了他钱后,爷爷还不忘叮嘱:“小心点,最近都在收麦子,路上有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