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凯旋-第3/4页
各种丝织品、纸、金箔玉片被裁剪,做成各种花草燕雀人物形状的装饰品,都皆为彩胜。
在人日这天,不止长安人会把各种颜色形状的彩胜戴在头上,贴在窗中屏风上,各州各县都会如此,使之成为这个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连皇室都定下规例,在人日向近臣们赏赐彩缕,彰显皇恩均沾。
假如孟凡留在帝都过年,必然会插着宫廷御赐之物,在坊内体验节日气氛,奈何那时候刚拿下石堡,等奏报到达长安,相关旨意来到边疆的时候,正月十五都过了。
那天最为精彩。
从不开放得长安夜市,一年就开放这么一次,哪怕现在,也能够看到一个个尚未拆下,装饰丝绸锦绣,以及各类珠宝的巨大灯轮,可以借此想象当日盛景。
念头急转之间,孟凡抵达了长安郊外,忽见五色旌旗飘扬,长亭旁站着许多官吏。
竟然是尚书右仆射陆敦信,亲自率人前来迎接,这位宰相在官场乃至文人之间相当有声誉,由他出城相迎,可见规格之高。
陆敦信老态龙钟,但精神头不错,远远便抱拳道:“陆某奉旨迎接太史令,贺喜大胜归来,今上在麟德殿召见,咱们这就一块儿去罢。”
军师职位没了?
倒也不出意外,毕竟本就是打仗时临时而设,眼下又不在前线,职位自然就被取消。
孟凡从没有畜力拉动的马车上下来,还礼之后跟众臣说了几句客套话,就算是一向荣辱不惊很沉得住的他,如今也颇为高兴。
衣锦还乡,谈不上。
名留青史才值得感慨。
“我先换身衣服,穿成这样面圣成何体统?”
“大丈夫不拘小节。”
须发飘逸的陆敦信直接拉着孟凡的胳膊,笑道:“史载,汉时张骞归来穿得如街边乞儿,照样被迎入汉宫,太史令有大功于社稷,还讲究那些作甚,走走走!”
闻言,孟凡也不犹豫了,得这位宰相一块儿进了马车,同时不忘回头说道:“烦请把空马车送回贫道的抱云观。”
这也算是一种纪念了,颇有价值。
一旁,陆敦信忍不住笑道:
“太史令这般超然物外,倒是让圣人为难了,不知该封赏什么。”
孟凡摇摇头,随口道:“全赖将士之功。”
“等大胜以后,大军班师回朝,自然各有封赏。”
说到这里,尚书右仆射陆敦信满面红光,语气中透着喜悦,半点没有生分,继续感慨道:
“若非太史令不是宗室,封王加食邑也并非不可,而今朝廷里虽有些许目光短浅的人不明白,但政事堂诸位同僚,以及两位圣人是明白陇右大捷的影响。”
“陆相公过誉了,这事主要还是燕国公他们的功劳。”
孟凡依旧谦逊,哪怕相关奏报早就呈上去,正是前线为其请功。
这时候,陆敦信敏锐注意到,自始至终大总管李谨行都没被提及。
当然,他不会多问。
马车一直行驶到麟德殿前才停下来,两人走上长阶,向巍峨宫门走去。
这时候,一个宦官尖声喊道:
“宣太史令进殿!”
李治高高坐在宝座上,后面有一道垂帘,做着许久未见的姑母武则天。
由于是道人的缘故,他没有跪着见礼,大唐也不怎么兴这个,宰相陆敦信一把年纪,早就得了恩旨,不必折腾,所以两人一齐高呼吾皇万寿无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