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回 洪灾(三)-第2/3页
许强领命而去,许银彪又吩咐掌柜把米价再次上涨,消息一出,民怨沸腾,怒骂之声响彻街巷,更有多人跑到县衙处击打堂鼓。
马县令传令升堂,百姓众口一词,指责许银彪坐地起价,那米价不到一个时辰又番一番,有钱也难买半斗米。更有其他百姓道出市面上鱼肉瓜菜也都随米价飞涨,物价已经到了市民无法承受的地步。马县令抚慰众人,表示将施措平稳物价,总算暂平众怒。
衙门主簿对马县令说道:“大人,恕晚生直言,大人应允百姓平稳物价,可是计将安出?若失信于民,则令民怒更甚,恐生变乱啊。”
马县令捻一捻长须,说道:“本县既许诺于民,必会负责到底,夫子不必忧虑,只管奉令而行。”
次日正午,整个荥县沸腾了,百姓口耳相传,县大老爷开仓放粮,请大家有序领取赈米。柳迟闻讯,喜道:“猫兄,这下百姓们有米吃了,物价也会平抑下来的”
不料猫兄眉头一皱,说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们先去看看。”
二人随着百姓来到关帝庙前,马县令、衙门主簿、维持秩序的士卒尽都在场。只见百姓们手里拿着袋子,有条不紊地排起队伍,脸上皆露出期待欢悦之色,已取到米的百姓笑逐颜开,奔走相告。
马县令扬声说道:“本县粮仓赈米数量充足,人人有份,请各位谨守秩序,依次领米。”老百姓闻言,交口称赞。
话说另一边许云彪米店之前,尚有未知县令发赈粮之人,正排队以高价买米。有人跑来告知:“不必再买高价米了,马县令在关帝庙开仓派米,赶快去领。”此消息一出,米店前买米人群一哄而散,皆跑往关帝庙领米。
那许云彪叫住报信之人,问道:“我问你,马县令开的什么仓,派的是什么米?”那人回答道:“听说开的是战备粮仓、派的是战备储米,我去领米啦!”
那米店掌柜说道:“老板,这县老爷派米赈灾,往后可没人再来买咱家的米了,如何是好?”
许银彪先是眉头一皱,随即笑道:“哼!擅开战备粮仓,马大友这是自寻死路,你且督促许强把账本要回,我亲去大哥那儿一趟。”
县令马大友连续三天,在关帝庙前派发赈米,同时勒令投机商人把肉菜价格下调,否则先行惩治再行请旨。措施一出,市面上物价暂时得到稳定,总算缓解了百姓灾民的温饱问题,市民无不感戴。这日马大友正要拟章上报,把自己擅开战备粮仓派发赈米之事呈奏上级,主簿慌张禀告:“大人,不好了,河南府知府许大人亲自驾临本县。”
马大友说道:“不必慌张,知府巡视地方,本乃常事,何况黄河泛滥,许大人更应前来查察民瘼、纾解民困。”
主簿说道:“不,此次阵仗大不相同,不仅有随身侍卫,还有大队兵士随行,看来许大人来意不善,多半是因为我们擅开战备粮仓一事,前来问罪。”
话音刚下,外面通报河南府尹许大人驾到。
马大友起身整冠迎接,那许银堂一身官服,趾高气扬,四名随身侍卫执刀而入。
马大友作礼道:“下官不知大人驾临,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
许银堂摇手说道:“闲话不说,本府问你,圣上曾有严旨,所有战备粮仓,未蒙圣旨恩准,一律不得擅开,违者问斩,你可知道?”
马大友说道:“下官知道。”
许银堂说道:“本府再问你,日前你是否曾擅开粮仓,既未报知上官,更未奏请圣旨?”
马大友说道:“是的,确有此事。盖因为灾民已...”
许银堂说道:“不必辩解,你既然认得如此干脆,夫复何言?”
马大友说道:“大人,下官有下情上禀。”
许银堂摆手道:“不必了,本府来此之前,已亲奉经略孙大人手谕,只要闻明属实,即尊奉圣上诏书处断。现有圣上诏书在此,你还不下跪。”说罢,双手举起诏书,奉于额前。
马大友不得已,下跪接诏。
许银堂打开诏书,道:“圣命煌煌,圣旨剀切,各地战备粮仓,系为战备所用。任何人不奉圣旨,不得擅开,违诏者斩。”
马大友跪地再禀,许银堂不等他多说一言,命令道:“来人呐,先摘掉他的乌纱,再脱去他的官袍,明日午时,押往法场斩首示众、明正典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