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夜会(二)-第2/3页
约莫子夜时分,柳迟不能入眠,走出天井,看看能否接应薛震进来。过不多时,一个人影果然从屋檐跃下,来者自然就是薛震。
柳迟喜道:“舅老爷您来了,老爷已经就寝。”
薛震说道:“不妨,我去唤他。你也一起过来。”
二人轻轻推开柳闰余房门,柳迟把蜡烛点着。柳闰余迷糊睁开眼来,看见薛震,即时清醒过来,握着薛震的手,说道:“兄长,见着你可太好了。”
薛震也握着柳闰余手,说道:“此刻事情紧急,不及与妹婿寒暄,听我说来。”
柳闰余只得坐下,薛震吹灭了蜡烛,轻声说道:“几年前,寇准复主相权,得悉契丹派了奸细潜入朝中,便暗命原殿前都指挥使郑平暗中调查此事,后来郑平无故暴毙,此事不了了之,庞吉接替郑平任殿前都指挥使,我亦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此事正逢当日威儿满月,你都知道的。”柳闰余点点头。
薛震继续说道:“之后庞吉之侄庞满,也被提拔为控鹤军指挥使,处处与我作对,加之他叔叔庇护,我只好上表请求朝廷外放,这时寇相找到了我。他怀疑庞氏叔侄与契丹奸细互相勾结,以及和前都指挥使郑平之死有关。寇相希望我借外放之机调查此事,便安排我到宋辽边境太原府公干。此事除了寇相和吏部侍郎李迪李大人外,无人知晓。”
柳闰余说道:“难怪寇相让王先生去郓州找李大人。”
薛震说道:“庞氏叔侄通辽的线索,几年来我都没有头绪,倒是从一名乔庄成西夏商贩的探子身上截获了一封从西夏送往京城的密信,乃是用汉字所写,内容大意为,大宋朝廷之中,有奸细向西夏方面提供了我朝太子身世的消息,西夏王李德明已知悉我朝太子身世的秘密,同时这个宋朝奸细制定了一个计划,李德明认为可行,请接信人依计行事,西夏那边配合接应。”
柳闰余奇道:“宋朝太子的身世秘密?奸细制定了什么计划?接信人又是谁?”
薛震说道:“当时是天禧年间,信中所说的太子便是当今圣上。至于计划如何,还有接信人是谁,信中并未指明,我本想逼供西夏探子,无奈他当场自尽身亡,就此断了线索。”
柳闰余手心冒出冷汗,说道:“如此说来,里头藏有极大阴谋。”
薛震点头道:“我将此事告诉了寇大人,他决定在朝中暗中调查,不料先帝患病,刘皇后临朝理政。而寇大人极力反对刘皇后干政朝政,却得罪了刘皇后,一直与刘皇后相善,又和寇大人有矛盾的丁谓,便借周怀政一案,谗害寇大人,寇大人虽没被问成死罪,却被逐出京城,左迁道州。此事先帝重病不知,李迪李大人也因支持寇大人,而被丁党排挤出京。到了去年先帝驾崩,丁谓便将寇大人赶尽杀绝,远贬雷州。”
柳闰余说道:“那外间传言兄长你通敌卖国一事,由从何说来?”
薛震哼的一声,愤然道:“我和寇大人相识一事,外人自然不知,先帝驾崩时,三衙把所有在外公干的五品以上官员召回,那庞满害怕我回京,阻碍他胡作非为,却去巴结丁谓,说我是寇党,诬陷于我。我本欲回京与他们对质,可是这样一来,西夏的阴谋,契丹的奸细,恐怕就无法识破,到时候我大宋社稷岂不是有覆灭之危?”
柳闰余说道:“那兄长为何不去投寇大人,一来商量对策,二来可以避祸。”
薛震凄然说道:“哎,寇大人到了雷州水土不服,不久便发重病,月前已经驾鹤西去。我知道寇大人一死,丁党必然更加肆无忌惮,排除异己,我怕你们受到牵连,特意回来看你们。”
柳闰余说道:“京城目前风声鹤唳,兄长何必再陷险地,前些日有官差来安抚我们,说是不会追究嫌犯家属,你大可放心,速速离去。”
薛震问道:“我听柳迟说了,是哪个衙门的官差?”
柳闰余说道:“他们说是步军司的。”
薛震说道:“我的案子不归三衙经办,怎地会是步军司的官差过来?”沉吟片刻,一拍大腿,叹道:“这是庞满的诡计,这厮城府太深,忒也狠毒。”
柳闰余说道:“只是送了些布匹,莫非里头有何陷阱?”
薛震说道:“首先好言相问,给些礼物,好让你们放松警惕,倘若你掉以轻心,把青妹、威儿接回柳庄,他却派人在附近每日监视,一旦有我踪影,便要把柳庄一网打尽,看来,当年之辱,他仍然怀恨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