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基建时代-第2/3页



这样分配很合理,所以大周的修士们很快就忙碌起来,投身到基建大业之中。

因为此事由北斗卫主持,所以不会弄出青城派那种残害百姓的手段。毕竟北斗卫就是管这个的,沙黎树可不敢坏了北斗卫存在的基础。

不能拉老百姓来当苦工,修士们就只好花钱雇人了。虽然麻烦,但钱他们是真的不缺。

一时间,大周仿佛都变得安稳起来。

炼制高塔需要大量人力,修士们出钱,养活了许多因为天灾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倒是让大周稍微喘了口气,焕发些许生机。

史书之上只记大事,当世上平安无事的时候,时间仿佛就跟史书记载一样,很快就会被略过。

虽然天下各处还是偶有灾情,但经过北斗卫这些修士的镇压,反贼倒是越来越少了。再加上修士们大兴土木,对天下动乱有了些许缓解。就算再有天灾,落在史书上,最多也就“是年某州大灾,糜烂三百里”这样一句话。

这些年里面,大周皇朝唯一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就是新皇登基。

立国接近八十年,这才第三位皇帝继位,而且第二任皇帝坐了三年不到的龙椅,也算得上是世所罕见。

这第三人皇帝继位也并没有什么波折,因为基本上没有可以跟他竞争的人。

开国皇帝柴熙诲做了七十年皇帝,还得那些太子们一个个心灰意冷。第二任皇帝原本也觉得自己不可能继位,所以并不热衷于权势,孩子也是只生了三个,两男一女。

等到他继位,已经是七十岁高龄,三年时光应对的又是天灾**层出不穷的局面,心力交瘁之下很快就驾崩了。

两位皇子里面,长子柴英华文武双传,从小聪慧,有着超乎常人的大智慧;次子柴英盛顽劣,虽说并无大恶,但名声一直不好,就是个很不起眼的纨绔子弟。

直到皇帝驾崩之后,柴英盛便成了皇帝。

因为,他的大哥因为伤心过度,猝死在守灵的晚上。

没人会想到是这样的结果,甚至有人觉得是柴英盛觊觎皇位,害死了自己的亲哥哥。

但不管别人怎么怀疑,如今皇位继承者只有一个,柴英盛就成了大周皇朝第三任皇帝。

从来没肩负过这样的重任,这并未让柴英盛变得成熟,反而因为父兄死后无关管教,变得变本加厉。

在登基大典那天,柴英盛就因为前一晚纵欲过度而昏昏欲睡,点燃祭天之火时差点将身边的小太监给烧了。

但不管这个皇帝如何差劲,大臣们也没得选。总不能另一个皇亲当皇帝,那可就乱了规矩。

幸好,这个新皇帝只是耽于享乐,倒是没有对朝政指手画脚。

这种情况下,庞太师便再次成了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作为三朝老臣,侍奉开国皇帝的时候,庞太师不敢有什么差池;第二任皇帝励精图治,也不好湖弄;到了这第三任皇帝,庞太师才是真真正正的独揽大权。

这位新皇帝就整天在后宫胡混,朝廷一切都由庞太师主持。

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庞太师是三朝老臣,这几十年来掌管朝政没出过什么大错,只要那位皇帝安安分分的,大周应该还可以安稳下去。

然而,一向老成持重的庞太师却在掌权不久就下了一道激进的命令。

庞太师命令北斗卫马上将昆仑派的人拿下,要好好清算数年前的劫法场之罪。

收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此时的北斗卫指挥使沙黎树连忙找到庞太师想要请他收回成命。

数年时间过去,沙黎树早已经将北斗卫经营成自己的地盘,这些年来昆仑派帮了他不少忙,已经成了沙黎树最得力的助手。

而且,全靠昆仑派的相助,大周朝的法力网络才能如此顺利地建造起来。如今庞太师竟然要追究昆仑派的罪行,那岂不是毁掉他的基业?

下了朝会,沙黎树毫不避讳地拦在了庞太师的面前,语气严肃地问:“太师,因何故将旧事重提?”

庞太师皱眉看着沙黎树,他这样拦路质问,实在太没礼貌了。”

“副指挥使,刚才本太师已经说得很清楚,昆仑派劫法场害死了前任开封府尹。杀官造反,这是诛九族的大罪,现在只不过是让你将贼人正法而已,有什么不对。”

“庞太师,开封府尹之死乃是意外,此事我们都心知肚明。你我不妨开门见山,不要浪费彼此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