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第3/4页





        舒云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美目含愁地望着桌上盈盈跳动的烛火,生生灯火,明暗无辄,一如她的漫漫前路。

        ………

        隔日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林府派去看榜的小厮飞马来报:林行策榜上有名,考取了第十五名!

        林家上下顿时一片欢天喜地,林老太太念佛一直念到晚上家宴开席还觉得不够诚心,林知时夫妇又是放鞭炮又是舍米银,打发了了好几拨小厮去各亲朋故旧家送消息,府内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

        由于本朝殿试一律不黜落贡士,会试上榜就意味着进士跑不了了,林老爷着实松了一口气,只叫大儿殿试放宽心,不写那些违纲踩线的忌讳话儿即可。

        殿试那日恰逢下雨天,林行策等一班贡士便在奉天殿东西两庑考了一道“时务策”,考完回来也不说考得如何,反作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又自去房里躺下挺尸。

        林老太太有过两儿中榜的经验,比起只知埋头准备吃食汤水的陆氏自要高明上几分,撬不开孙子的嘴便一上午都如坐针毡。

        幼云搬了个小杌子站在廊下,拿着一根狗尾巴草逗弄金丝鸟笼里的八哥,把那八哥急得开口便是郭妈妈训斥小丫鬟时的口头禅:“放肆,放肆!”

        闹够了可怜的八哥回到房中,幼云见祖母仍旧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便像只撒娇卖痴的小猫一样颠颠儿地挤上她的小榻,仰头问道:“爹爹说三哥哥铁定是个进士没跑了,祖母您怎么还这么焦心呢?”

        “傻丫头,进士与进士也是不一样的!你看看你爹和你二叔,都是两榜进士,官阶差了多少下去?”林老太太递给小孙女一个金嵌木柄玉顶果叉,又把刚端上来的新鲜果盘往她那边推了推,解惑道,“你爹当年是二榜头几名,入翰林院熬了三年,再外放了几任就高升回京了,你二叔呢吊在榜尾,只能外放出去做个小小县令慢慢熬着,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爬进京里来呢!”

        “那二叔不能慢慢熬资历么,只要做出政通人和的好成绩来也是一样升官的呀。”幼云取了一个剥好皮的枇杷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追问道。

        “那哪能比?翰林院是个清贵地儿,进了那里便能常常在圣上面前奏对露脸,兼之精研学问,察悉政事,往后的路便能好走不少,你祖父、你爹爹都是这么着过来的。否则一上来就被放到外面,隔三年就新出一茬进士,若无得力的叔伯提携,老早就石沉大海了。”林老太太到底是有见识的大家小姐出身,说起这些官场门道儿来不比外面的相公老爷们差。

        原来这是一条经过多次实践检验的康庄大道呀,幼云摇头晃脑地点头一番,又信心满满地道:“祖母不用担心,三哥哥连名字都叫‘行策’,区区一道时务策指定能行!”

        “就盼你这张巧嘴能灵验罢。”林老太太宠溺地刮了一下幼云的小鼻子。

        殿试放榜很快,不过几天就出了结果,幼云的巧嘴也果然很争气,林行策真中了靠前的二榜第十二名。不过这回林知时并没急着庆祝,反而紧锣密鼓地又给林行策请了位名儒,日日关在书房里临阵磨枪。

        待馆选结束,幼云的好三哥如愿以偿地从“普通”进士升级成了金光闪闪的庶吉士,按例二甲出身授了他一个七品编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