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4/5页



    金幼孜何其聪明之人,骤然之间明白了什么。

    他勐然意味深长地看了杨荣一眼:“那么杨公的意思是……”

    杨荣笑了笑道:“这么多年,老夫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想占张安世便宜的人,除了陛下,这普天之下,还真没一个能真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好处的。走吧,上朝。”

    金幼孜脸色一愣,却是立即明白了什么,他摇摇头道:“哎……胡公的账,应该也要算明白了吧。”

    说话间,金幼孜急忙追上杨荣的脚步,二人再无多言,随即入朝。

    此时崇文殿中,朱棣已升座,稳稳地端坐着。

    百官聚集,一齐行了礼。

    朱棣道:“平身。”

    他目光逡巡,缓缓地道:“胡卿还未复旨?”

    杨荣出班道:“陛下,胡公奉旨清查太平府,迄今未回,今日出缺。”

    朱棣颔首,而后,他的目光落在张安世的身上,道:“张卿,可看了邸报吗?”

    张安世这时站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安世道:“臣看过了。”

    朱棣道:“姜指挥使,你确实冤枉了他。”

    “是。”张安世不急不慌地道:“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臣万万没有想到,姜布政使不但政绩卓然,而且还两袖清风。这样的人,堪称是我大明第一布政使。此番,他竟能将钱粮,足足增长四五成,更是旷古未有之大业,臣……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朱棣:“……”

    他觉得今儿的张安世有点不一样。

    这好像吹得有点过了吧?

    百官也纷纷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张安世。

    原本大家,本是想借当初张安世抨击姜秀的由头,狠狠地羞辱张安世一下。

    可谁晓得这家伙,他不要脸皮,转过头,竟也跟着吹嘘姜秀了。

    这样一来,原本的说辞,一下子好像没了目标一般。

    原是准备好要说的话,都给堵在喉咙里,众大臣很难受呀!

    只见张安世又道:“臣现在听许多人都说,姜秀如此的大功,便是任为太子少师,都屈才,这样的人,即便为一部尚书,甚至进而成为宰辅,也是适当的。我大明竟有如此栋梁之材,实乃天下之大幸。”

    朱棣咳嗽一声,本想说,应该也没有这么好吧。

    却又见张安世道:“若是人人都效彷这姜秀,既无残害百姓之举,又能增加四五成的赋税,我大明必将创万世之极,便是三皇五帝,也不过尔尔。”

    朱棣越加无语了,再也忍不住地道:“好啦,好啦,你与他同朝为官,你二人,都有功劳。”

    “陛下。”张安世一本正经,言辞恳切地道:“臣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而且乃是百官万民之言,若是陛下不信,但可询问百官,是否他们与臣,都是如此之心。”

    群臣一个个在诧异之后,却都不得不下意识地点头。

    朱棣也只能道:“嗯……”

    张安世接着道:“臣还以为……这样的人,一定要重重的赏赐,再怎样恩赏都不为过……”

    百官这下是真的给整不会了,齐刷刷地用一种诡异的眼神看着张安世。

    虽然觉得张安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可总有种……好像哪里都有种让人不大踏实的感觉。

    张安世道:“陛下啊……”

    张安世这个啊字,拖着长音,就好像杀猪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