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功-第3/5页



    朱棣皱眉起来:“那么依卿之言,朕还给少了,那该给什么赏赐?”

    夏原吉想了想道:“现在浙江布政使司,暂时还离不开他,陛下何不如赐其太子少师,为其增色呢?”

    众臣听罢,暗暗点头。

    布政使乃是正三品,不过却是实职。

    而太子少师,乃是虚职,却是正二品。

    这里头是很有门道的,一般在实职后头再加一个少师、少傅的职衔,就等于是给这位布政使提升了一级,看上去只是增加了一些待遇,可大明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给地方官虚职的传统。

    只有京官,譬如文渊阁大学士,以及各部部堂,才会赐予这样的职衔。

    得了这个,就不只提升了一个虚职的级别了,而在于,天下的布政使,都乃正三品。

    而唯独浙江布政使司姜秀却是正二品,那么,说他是天下第一布政使也不为过。

    在大明,地方上往往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权治理一省,分管民政的布政使与分管刑法的按察使,还有分管军事的都指挥使三人品级相当。

    而一旦布政使为正二品,也就意味着,在浙江之内,这位布政使的地位,比其他两位更加‘算数’了。

    开了这个先河,这个最先得到恩惠之人,自然而然,也就最受裨益,将来这姜秀的前途,也就更加在望。

    说不准再过几年,调任一部的尚书,也未必没有可能。

    这夏原吉说罢,不少人道:“陛下,臣也以为……如此甚为妥当,若是人人都效这姜秀,我大明何愁不能兴旺。”

    “臣附议。”

    胡广此时站出来,道:“陛下,赐予姜秀如此恩荣,是朝廷希望天下布政使,能以姜秀为表率,没什么不妥。”

    朱棣却是犹豫地道:“钱粮增加的确实不少,可以此为恩赏,是否有违祖制?”

    此言一出,众人心里禁不住想要骂人。

    你朱老四也好意思说违背祖制?

    有人甚至下意识地看一眼那一位站在太子不远的芜湖郡王张安世。

    朱棣见众人面色有异,随即咳嗽一声道:“不过……能征来这么多的钱粮,确实劳苦功高。”

    “陛下。”夏原吉纠正朱棣:“非是征来钱粮便是劳苦功高,而是不戕害军民百姓,而使钱粮日多,堪为典范。”

    夏原吉觉得这事还是需要讲清楚,如若不然,这天下人都学姜秀为了增加钱粮,若是做了酷吏,那就天怒人怨了。

    这里头的区分,一定要讲清楚,姜秀的成绩就在于,浙江布政使司依旧安定的前提之下,多征了钱粮。

    朱棣颔首道:“诸卿可有何人有异议?”

    朱棣看向众臣。

    众臣不语。

    朱棣笑了笑,瞥了一眼张安世道:“张卿,今日怎么不言了,平日里你不是很能说的吗?”

    张安世苦笑,平日里他也谨言慎行的啊,什么时候他给陛下如此的印象了?

    张安世斟酌片刻,便道:“陛下,只是增加了一点钱粮,就赐太子少师,是否太重了?若是以后……其他人也如此,岂不这满天下都是少师和少保、少傅?臣以为……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朱棣哈哈一笑。

    不过张安世之言,却引起大家的侧目。

    妒忌,这肯定就是妒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