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他们都是自愿的-第2/5页



    张安世后面的话没能说下去。

    胡广脸上勐然色变,厉声打断他道:“你不要东拉西扯,孔圣人和这无关……”

    张安世带着几分讽刺地道:“孔圣人若知自己成了一群不忠不孝之徒的招牌,成了一群只晓得求取功名之辈的遮羞布,他就算起死回生,也会生生给气死。”

    “胡公,你不要转移话题,孔圣人的事,就是我张安世的事,也是你胡公的事。再者说了,这些读书人,张口孔子,闭口便是孟子,可真遇到了事,却一个个充耳不闻,依旧每日沉溺于安乐之中,这是不是不义。”

    说到这里,张安世大喝道:“不忠不孝不义,若是其他人,倒可以原谅。毕竟他们不是读书人,也没有读孔孟。可这些读书人不同,他们是读了圣贤书的,尚且敢做这样的事,这叫什么?这叫知法犯法!”

    “我张安世看不下去了,不能再这样放任他们再对不起孔圣人,因而……便请了他们去锦衣卫里头,喝几口茶,好生教授一下他们忠孝礼义,这又怎么了?”

    他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众大臣,接着道:“怎么,看到了一群不忠不孝不义且还无耻之徒,若是不好生给他们一点教训,难道……还要视若无睹吗?若是这样,诸公,我大明还有道德仁义可言吗?我张安世要问,若连读书人尚且无耻之尤,脸都不要了,我大明岂不是连蛮夷都不如?”

    “所以没什么可说的,这件事,乃陛下的旨意,一定要有儒生去宣教四方,而维护道德礼义,锦衣卫也责无旁贷,谁若反对,便是与那些不忠不孝之人沆瀣一气!”

    胡广有点气急了,道:“你这是……欲加之罪!父母在,不远游……”

    张安世此时却是笑了,道:“既然父母在,不远游。那么为何这么多的读书人,为了科举,偏要千里迢迢来京城?”

    胡广捏着胡子恼怒地道:“游必有方。”

    张安世从容不迫地道:“考取功名,追逐利禄,所以就是游必有方,那么宣扬圣人教化,广播仁义,就成了无方?”

    张安世说到这里,笑了笑,只是这笑了添了几分嘲弄,他接着道:“胡公,我奉劝你仔细的反思一下你的这些危险言论,你现在说的话,越来越不像读书人,再这样下去,我要将你开除出圣人门墙。”

    胡广勃然大怒,睁大了眼睛,瞪着张安世道:“黄口小儿也敢……”

    一旁的杨荣拽他的衣袖。

    最终出来打圆场:“原来还以为,是无故拿人,不过这只是征辟读书人去宣教,这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此一来,既可广播我大明仁义,又使读书人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此等事,芜湖郡王殿下怎可动用锦衣卫呢,依我看啊,大家各退一步。”

    胡广:“……”

    胡广张了张口,最后什么都没再说。

    众臣也都不吭声。

    说实话,张安世跑来拿孔圣人和忠孝来说事,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这种事,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心里骂张安世缺德的祖坟冒烟。

    或者说张安世如此行径,实在耸人听闻,不过……人家本心是好的,都是为了圣人教化嘛。

    可在古人的价值观里,或者说在理学的价值体系之下,人是论心不论迹的。

    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办了坏事,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若是一个坏人,恰好办好了好事,此人也属于十恶不赦之列。

    杨荣微笑道:“郡王殿下,依我看,此事太大,还是及早放人为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