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龙颜大悦-第2/6页





    刘和两腿竟有些软了,毫不犹豫道:“可天大的事……天大的事,也及不上威国公您的事。下官……来搭一把手……”

    张安世才心满意足,他眯着眼,似开始在打盹。

    高祥等人,看的心惊肉跳,公爷太年轻人了啊,这不是把人都得罪死了吗?

    别看这些人,表面上恭顺,可在庙堂上的这些人精,哪一个不是表面和气,背地里给你使坏的,就好像那吏部……

    高祥觉得,若是自己罢官了,临走时一定要和张安世好好的谈一谈,这威国公的脾气不改,以后要吃大亏。

    外头也有一些当值的官,听说了这边的事,便在外头故意走动,或者探头探脑看乐子的。

    谁晓得刚冒头,张安世朝他们招手:“来来来,正缺人手。”

    …………

    紫禁城。

    文渊阁大学士和吏部、礼部、户部等诸官见驾。

    吏部尚书蹇义上了京察的奏疏。

    这奏疏只呈送皇帝,便连文渊阁大学士,也不能票拟。

    吏部之所以被称为天官,就因为它的职责过于紧要,许多的事,几乎都可和皇帝直接沟通,不需经过文渊阁。再加上掌握无数大臣的升调和罢黜,自然不同。

    朱棣看到这密密麻麻的奏报,便觉得头痛,道:“此番京察,不会又是做样子吧?”

    蹇义连忙道:“不敢,这一次,评为劣等的有三十一人……比之往年,足足多了十倍不止。”

    朱棣颔首,这才显得满意,随即他大怒,吏部极少评劣,若是评为了劣等,可见这些人有多令人生厌,当下……他皱眉道:“所有评为劣等的,一律罢黜,不……他娘的,吃了朕的皇粮,却是不给朕好好地办差,实在可恨,罢黜之后,流放至琼州世代为吏,子孙不得科举。”

    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竟是格外的严厉。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不到人神共愤的地步,吏部是绝不可能做坏人的,哪怕你贪一点,缺德一点,名声糟糕一点,办事湖涂一点,本着不将人得罪死的原则,这吏部还有协办的都察院、大理寺,都会捏着鼻子给你评一个优。

    朱棣看着这厚厚一沓的京察,随手翻阅了一二,不过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主要是信息量太大了,而后对蹇义道:“吏治若是败坏,这就是吏部的过失,往后京察,切切不可怠慢。”

    蹇义道:“是。这一次,臣也是这个意思,有一些民愤太大的,受了许多的检举,臣便命吏部清吏司的郎中去查实,除此之外,都察院御史,还有大理寺的判官,也都协同,这才查实了一些。”

    朱棣满意的点头:“辛苦了。”

    说着,又看向户部尚书夏原吉:“今岁的钱粮……大抵数目都出来了吗?”

    钱粮是根本。

    夏原吉道:“有六七成的账目,已经核对过了,今岁最令人惊讶的,乃是湖南长沙府,因为江浙和江西等地这两年发生了灾情,可湖广却是大熟,其中长沙府的情况最是乐观,有九十一万石,远超了往年的夏粮税赋,臣记得,去年的时候,长沙府是六十七万石,前年乃五十九万石。除此之外,银税也颇为可观,竟有七万六千两,也比之前两年,要多了许多。”

    朱棣道:“这长沙知府是谁?”

    “姓郑名录,是洪武年间的举人。”

    蹇义似乎也对这个人有印象,含笑着补充道:“此人官声不错,当初……长沙修筑河堤,他也是功不可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