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献宝-第4/6页



    皇帝突然加恩,而文渊阁大学士们居然没有极力反对,这其中一定大有玄机。

    唯一的可能,就是邓健立下了奇功,如若不然,是怎么样都说动不了满朝三品以上的大臣,赞同这一道特别的恩赐的。

    这一下子……至少人们对于灾荒在心理上的恐惧起码减缓了不少。

    原先许多人都在暗中储粮。

    这些储粮的,倒未必就是囤货居奇。

    毕竟上一次,桐油囤货居奇被张安世打掉之后,不少人开始老实安分了许多。

    这种普遍性的囤货,本质上只是一种完全出自于内心的担忧罢了。

    现如今……粮食渐渐又在市场上开始流动起来。

    虽然对于江西的灾情,依旧还是杯水车薪,不过……各种较为有利的因素叠加,倒也缓解了不少灾情的影响。

    商行这边又发了几万石粮食去,在市场上又买了一些,继续预备运粮。

    同时……商行派人,往江西布政使司各府招募了一些壮丁,也免得有人无序地逃荒,索性直接招揽。

    毕竟农庄需要人,再加上张安世这边也要扩充一些护卫,至于未来出海,也需要事先培育一些人才。

    这江西乃是人杰地灵之地,所谓人杰地灵,就因为一般情况之下,没有什么大的灾荒,而且土地较为肥沃,物产也丰饶,再加上文风鼎盛,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相较于天下其他的各省,在这个时代,识字率格外的高。

    这其实也是科举为何江西能独占鳌头的原因,毕竟……有了足够的数量,才能引发质变。

    现如今,张安世从这里招募青壮七千余人,其中识字的,竟高达上千人。

    朱金开始忙碌,根据不同情况,分派人力,有的送农庄给邓健用,有的丢去造船,识字的,一概暂先进入官校学堂预备船工学堂里进行学习。

    再加上商行也需要各种的人力,这一批人力虽多,却也勉强能吃下。

    当然,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引起质疑。

    人力一下子被吸走这么多,灾荒的时候,固然是有好处的,少一张口嘛。

    可灾荒之后呢?土地总要耕种吧,佃户需要雇佣吧!这必然会在将来,引发人力的紧缺!

    这对于当地的士绅而言,可不是好事。

    可胳膊拗不过大腿,商行过去,可不只是一些掌柜带着伙计去招人的。

    若只是商行的名义,当地的士绅都是地头蛇,你敢来,他就总能变着花样,突然让你住的客栈起火,或者是在你半道上遇到土匪,又或者渡河过江时沉船。

    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早就屡见不鲜了。

    可商行的人,不但有内千户所的人陪同,当地的锦衣卫驻扎于此的人,负责接应。

    人还未到,当地的锦衣卫,便给各家豪强发了驾贴,让他们走一趟,坐下来,喝喝茶,聊了聊天。

    据说从这锦衣卫那儿出来的时候,这些在乡间一个个高高在上的家伙们,都吓得冷汗将后襟打湿了。

    好几天才缓过劲来。

    这个时代,其实根本就没有单纯的买卖。

    道路不宁,土匪多如牛毛,士绅把持乡里,官府就是土皇帝,运输不便,这就导致,几乎所有的商贾背后,其实都是背靠着大树。

    只不过是看靠谁家的大树罢了,有的是官宦之家,有的是某地的大士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