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悟道-第5/10页
何谓义理,即所谓理高于一切,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
也就是说,人,尤其是读书人,想要自我实现,就必须消灭掉自己的**,一切以义理作为出发点。
它所强调的,乃是天理和人欲的对立。
倒是和佛家所谓的六根清净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理学的根本,其实在于‘克己’二字,即克制自己的**。
可心即理三个字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直接和存天理、灭人欲完全背道而驰,既然心即理,那么又为何要克制自己的内心呢?
当下,便有人冷笑道:“邪门歪道之言。”
也有人道:“离经叛道至此,这等叛逆之言,简直污了耳朵。”
也有人不吭声,低头思索,就好像有什么东西,猛地在冲刺着他们的内心。
理学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极成熟的理论体系了。
它看上去十分强大,强大到已经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这种可怕的理论体系,几乎没有弱点的。
唯一的弱点就是。
如此高深的理论体系,你放到现实中,却发现……好像会出错。
当然,绝大多数人会很快忽视这些现实中的问题。
因而,同样两句话,对有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可对有些人,却产生了一种无以伦比的心理排斥。
胡俨再没说什么,直接走了。
留下几个人,在此下意识的破口大骂。
也有寥寥几人,紧锁着眉头,转身便走。
一日之内。
整个南京城已是炸开了锅。
心即理,知行合一。
朝野内外,但凡是文臣,或者是读书人,几乎人人都在议论着此事。
叫骂声不少。
因为在不少读书人看来,此等离经叛道之言,居然引发了李希颜这样的大儒,胡俨这样的国子监祭酒,还有杨士奇这样的翰林如此震动。
这让不少读书人滋生出危机感,这无疑是对他们一辈子所学的否定。
而另一方面,却不少人开始探究起来。
因而……所有人都在争论,而且争论得极为热烈,甚至已到了让人面红耳赤的地步。
新晋的几个贡生,在客栈中饮酒。
这几个都是同乡且同年好友,平日里相交莫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