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价值三十万两的朱允炆-第2/4页



    “然!臣子牧守地方,有守土之责。炆废人居中都数年,白莲教自不会今朝方才来信。

    炆废人之前,白莲教亦定有渠道,往来中都内外。

    不知几载光景,白莲教入中都凤阳,如入无人之地,视官府于不存,肆意进出。

    凤阳知府衙门,此间可有察觉?

    身为臣子,不差奸佞,可为失城之罪!”

    丘凤珍快要被吓得昏厥过去了。

    好端端的,原本只是一个失察的错过,怎么在这位年轻的阁老嘴里,自己就成失守城池的大罪了。

    “下……下下下官……臣……臣……”

    丘凤珍完全说不出话来,一张嘴便是哆嗦。

    啪。

    朱允熥的手掌拍在了扶手上:“是否失城,朝廷自有定论。丘知府,你手中的书信还未看完呢。”

    “啊……”

    丘凤珍长大了嘴,低头看向手中捧着的书信。

    他抬头看向面前的朱允熥,支支吾吾道:“是……是是是……臣这就看!”

    丘凤珍低下头,看向手中余下未曾看完的书信。

    如今已经确定白莲教流窜于凤阳城中,还与炆废人有过联系。后面这些书信,则更是将一个庞大的群体暴露在了他的面前。

    凤阳知府在颤巍巍的低着头看这等大逆不道的书信。

    朱允熥则是歪头看向一旁的高仰止:“你说,接下来这些书信,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朝廷这两年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像白莲教这种无孔不入的,便是没有事也会掺上一脚。而那些被触动了利益的,则更会紧张于未来。

    他们习惯于提前下注,提前筹备后手。

    哪怕最终会是赔本的买卖。

    高仰止眉头紧锁,他将这几年朝廷的各项革新政令,以及触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在心中盘了一遭。

    年轻的内阁大臣,不由心中一惊。

    朝廷的敌人真多啊!

    “北边。”

    盘索了好一阵,高仰止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位。

    说完之后,高仰止低头看了一眼跟前的丘凤珍,见到对方愣了一下,想要抬头却又止住,便知道自己不曾说过。

    朱允熥笑了笑:“倒是与我猜测一般。”

    “我……臣也知道了!”

    白玉秀在一旁忽的低呼一声,瞪大了双眼,反应过来太孙就在眼前,立马合上嘴,小声滴咕道:“洪武三年开中制……”

    朱允熥和高仰止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二十五年前,也就是洪武三年。

    当时大明刚刚开国三年,天下尚未平定,便是南边数道还盘踞着前元的余孽。

    朝廷为了稳定国家,保障地方军马,尤其是刚刚设立的九边防线军队保障,和山西道等地的商人们达成了一个将会贯穿整个大明未来,影响到整个帝国的协议。

    开中制。

    开中制的本意,是通过临近九边的山西道商人们,保障九边军马的粮草物资。

    京师应天地处江南,远离九边,路途遥远。

    朝廷每一次的粮草军械运送,在路上就要损耗过半,一石的粮食运到九边,或许只能剩下半数。

    为了保证军队在九边戍守不会饿着肚子,减轻朝廷的负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