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应天城很大,让他们跪着吧-第2/5页



    夺文官功名优待,以功勋武将镇之,刀剑在手,则天下安宁。

    朱高炽却还是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厚此薄彼,此消彼长,恐怕会有失衡之险。文官牵扯武将,武将均衡文官,如此才能不复前宋旧事。若压制文官,或有前唐藩镇之局重现。但若无大利,则功勋武将自不会倾尽全力,乃至于会与文官私下串通。”

    “前秦,前汉,前唐,前宋。”朱允熥说着在史册上留下了丰厚记载的王朝:“自有无数成法,可供今时之人选择。”

    无数历朝历代所施行的成法,在朱高炽的脑海之中如同幻灯片一样的滑动着。

    这便是多读书的众多好处之一。

    一番通盘思考,朱高炽有些不太确定,低声道:“秦法?”

    数遍历朝成法,朱高炽唯一能够确定的可能性,就是秦法。

    而就在这时。

    商船外,传来了一阵水声。

    船舷旁是田麦手下的几人,望着从黑夜里召唤过来的走江快船,等快船靠在了商船船体上,伴随着走船和波浪发出梆梆的闷响声,那几人便是手按船舷,径直翻身跳了下去。

    没用多久,便见载着人的快船已经是远离了商船,往南岸的应天城方向穿梭了过去。

    ……

    应天城里,秦淮河的曲声,终夜不歇。

    东城寂静,西城荒芜,南城多黎庶,中城多权贵。

    上元县县衙周遭,聚集着朝堂之上半数的权贵官员,宅院高门座座。

    几袭黑影,在望不见的秦淮河曲声下,穿过街巷有光的地方,隐入巷道之中,惊起几只偷腥的狸猫乱叫一片。

    少而,有宅院里发出了瓷器坠地的碎裂声。

    一时间,好似是默契而至,那一座座的府邸宅院之中,传来了人们的争吵声。

    只是嘈杂声很快便归于平静。

    而在夜色下,却有更多的人难以入眠了。

    ……

    嗡!

    翌日天色未亮。

    悠长的晨钟声,在钟山上下,应天城内外回荡了起来。

    当晨钟声响起的时候,应天城便也就从夜晚中复苏了过来。

    今日江南无雨,随着天边微凉,晨光洒在地面上,照亮了无云的天空,似乎是在预示着今日大概会是个艳阳天。

    百姓早起,开始忙碌着一日里的繁杂。

    夜香车抢在人群出入密集的时刻前,满载着出了城。

    又有城外的山泉水,经由水车牵引,从与夜香车不同的城门入了城。

    西长安街上,昨日里还强请病休和自请其罪自禁在家的官员们,早早的就穿戴上全套的朝服,从城中各处汇聚于此,排着队默默无声的往长安右门而去。

    守卫在长安右门下的禁军,顿感不妙。

    有人上前阻拦走在了最前头的官员。

    “诸位,今日未有朝会,太子于东宫召见朝臣,诸位这是要去哪?”

    这话问的有些多。

    进了西长安门,便就是往宫中去了。

    然而,禁军们望着遍布在整个西长安街上身着朝服的官员们,却又不敢询问他们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大明律,凡官,可入皇城,奏请面圣。”

    上前阻拦询问的禁军官兵,回头看向城门下的总旗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