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唯蓝大将军-第4/5页
“解学士!解学士!宫中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解学士,今日通政使奏上的事情,陛下可否已经知晓?”
“河南道、山东道乱臣贼子叛乱,朝堂为何一直收不到讯息!还请解学士为我等解惑!”
“……”
当第一个人出现在解缙面前,试图探听到最新的消息后,越来越多的朝中官员围拢了上来,让已经能看到行人司衙门的解缙,一时间变得寸步难行。
解缙望着周围的人群,脸色沉默,耳边的嘈杂让人眉头不由皱起。
“本官奉旨,往行人司传口谕。”
说了一句,解缙便看向一名径直挡在自己前面的,也不知道是哪个衙门赶过来的官员一眼。
那人听到口谕二字,肩头一抖,又见解缙盯了过来,立马是跳着脚撞在身边人的身上,将路给让出来。
眼前的路被让出,解缙心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重新提起脚步往行人司赶,而那些得知中原大乱的官员们,则是亦步亦趋的跟在解缙的身后。
等解缙进到行人司不久。
负责朝廷上传下达之中下达一事的行人司,立马是全员动作了起来,顷刻间便蜂拥而出,往各部司衙门赶路传达口谕。
应天城各部司衙门的人都乱了。
而五军都督府更是在这片混乱之中,悄然的派出大将如同去岁冬天一样,亲自上到城墙之上坐镇,并加派了更多的京军官兵戍守城墙城门。
……
潼关。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称。
东出潼关,便是河南山东;西入潼关,则是关中山西。
在潼关之后,曾经建立去了无数有着辉煌史诗的王朝。
夏商周三代,秦汉隋唐,中原泰半的文字,是记录着这一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事情。
而在数日之前,依律不得越境,作为大明秦藩三护卫的军马,却是忽的自关后东出。
秦王府三护卫军马,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般的自潼关而出,一路向东,扫清阙底镇、盘豆镇、阙乡县、洪关、錿略关、灵宝县、陕州城、峡石关、观音堂,正式进入河南府境内,遇河南府绳池县有叛贼重兵戍守,只得镇守在绳池县以西的英豪镇。
而后秦王府三护卫军马,又分兵西回,自雁翔关南下,扫清河南道陕州府境内南部叛乱。
拥有叛军两万,叛乱乡勇数万的河南府,在绳池县留下了近两万的军马。其中以五千河南府屯田卫所为最,直接挡住了潼关而出的秦王府三护卫军马继续东进。
只留下四五千军马驻扎英豪镇的秦王府三护卫大营,军马连日奔走,声势浩大,却对有重兵把守的绳池县毫无办法。
“绳池县后面是新安县,而后才是洛阳城。不打下绳池县,我军若是选择绕道,直逼洛阳城,则必定陷入腹背受敌之局。”
大营前,一众秦王府三护卫将领,眺望向英豪镇东边的绳池县城,神色忧虑。
“今日刚刚得到的军报,河南道都指挥使已经带着军马平定巩县叛贼,只是为防登封那边的叛贼北上,切断巩县的退路,于将军并没有急于西进攻下偃师城。”
“如此说来,我军和于指挥使的军马,都陷入到了同样的困局之中。”
几名将领言语忧虑,充满了无奈。
有人愤怒的低吼了一声:“遍地叛贼,士绅地主带着乡勇,裹挟百姓作乱。这仗怎么打?全都杀了?不管那些百姓是否是被裹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