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明的船帆(二合一)-第2/4页





    朱棣和朱堈立马对视一眼,二人同时默默的笑出声来。

    朱堈哼哼两声:“这话你在老爷子面前说可以,在那帮小子面前说也可以。咱们几个人啊,这辈子也就替咱家盯着北边了。”

    朱棣则道:“小二十三是个苗子,这两年可以教些拳脚功夫了,再大些也要请一个老将带着熟悉军务,往后有你用他的时候。”

    朱允熥立马笑着开口:“四叔是忘了兵事学院?”

    一听到这话,朱棣立马哈哈大笑了起来。

    等到前面东水关码头已经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朱棣这才收起笑声,握着马鞭指指朱允熥:“咱就说,应天城有你在,咱们谁都不用担心。”

    朱堈则是说道:“你那帮兄弟可都交给你了,要是不操练出个好儿郎还给咱们这些当叔叔,回头咱们可是要找你算账的!”

    朱允熥默默一笑,点点头挥手向前一指:“三叔,码头到了。”

    “小的恭迎太孙,恭迎诸位王爷。”

    码头上,上元县衙门负责管理东水关码头的小吏,见着太孙与王爷们打马到了码头,便当即带着衙门里的人上前问安。

    众人下马,顷刻间东水关码头上便是五爪龙袍袭袭。(不是皇帝的龙袍)

    朱堈瞧了一眼码头对面的河岸:“人倒是挺多啊。”

    小吏立马小声恭维道:“王爷们离京,百姓也是觉着热闹,想来瞧瞧王爷们的龙颜,好沾沾福气。”

    这一条条的真龙之子,但凡沾上点福气,那都是祖坟冒青烟的吉祥事情了。

    小吏为对岸看热闹的百姓们解释了一句,自己倒是悄默声的上前了一步,以希望自己能够多沾些福气好带回家。

    朱允熥则是在一旁说道:“我家乃天家,处处和睦,百姓们多见见,若是能有效彷,便是一桩好事,也算得上是福气传下去了。”

    朱棣幽幽一笑:“上所好下必效,当思淳朴。”

    朱允熥点点头。

    这纯粹就是做长辈的在对晚辈的叮嘱和教导。

    朱棣又道:“你二叔要在浙江道待完今岁?”

    “浙江道是关键,容不得马虎,只能仰仗二叔的虎威了。”朱允熥解释了一句,抬头看向不知为何忽然转而提到浙江道之事的朱棣。

    朱棣却是目露深思,竟是挥手指向对岸的百姓:“看着这些百姓的脸色,咱就觉得,你在浙江道做的事情一点都没有错。若是咱来决定,也会如你一样。所以,先前那句话该改个口。若是当真有了事,咱们这些当叔叔的,随叫随到,定要叫那些人知晓了这天下到底是谁家的!”

    说到此处,便是连那不知太孙和王爷们正在说着什么的小吏,也不由的在这逐渐炎热的天气下打了个寒颤。

    朱堈则是默默的瞅了一眼老四,一把拉住朱允熥的肩膀,低声道:“咱只与你说一句,前几日在孝陵,老爷子交代了很多事情。你只管放心,读书咱们读不过那些人,但若是能怎么杀人,他们比不过咱们。”

    随着晋王这么一句话。

    原本还准备多沾些福气的上元县小吏,两腿已经是开始发软,低着头吞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翼翼的后退了好几步。

    朱允熥瞧了一眼这快要被吓破胆的可怜小吏,微微一笑:“侄儿记住了,有事便找王叔们。”

    朱棣嗯了一声:“还要记住,只要咱们家坐天下,手底下就不会缺人手去办事。缺了谁,大明还是这个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