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政反对派出手了-第2/4页



    从任亨泰的私心而言,他对皇太孙朱允熥这几年的改变,保持着高度的肯定和认可,以及掩饰不住的赞许。

    但在此之上,却还有一个更严重,且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到的点。

    那就是皇帝健在,眼看着照旧龙马精

    神。

    而皇太子也正值壮年,虽然前几年出了那场事,可这几年也算是慢慢的恢复过来。

    在这个情况下,皇太孙在朝中的力量却已经大到不得不让所有人都认真对待的地步,将来皇室内部的继承和权力的分配又会引发怎样的事情。

    任亨泰在自己的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他最无奈的是,这样的局面还是皇帝和太子亲手推动的。

    但凡是一想到陛下赐下的那道太孙出京权同皇帝的旨意,任亨泰就觉得自己一阵阵的犯晕。

    自己能确定皇太孙的品行和秉性是纯良的。

    可是眼前,今日朝会之上,那些站在太孙一方的文武大臣们呢?

    在任亨泰的眼中,如今大明那最高处,立着三个太阳。

    那是早晨的骄阳,是正午的烈日,是旁晚的夕阳。

    清晨的骄阳总是充满了希望。

    可旁晚的夕阳其实也是炙热的啊。

    谁能保证,他们就会一直处在固定的位置上吗。

    首辅很头疼。

    可是身后,官员们的目光正在盯着他,前面皇帝和太子也在等着自己开口。

    任亨泰想要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最后却无可奈何的开口道:「臣以为,瀛洲四道可设巡抚衙门,左右巡抚共同总领四道政务。」

    首辅说完话便很干脆的闭上了嘴。

    瀛洲本就不大,之所以要设立四道,完全是为了分化瀛洲本土原来的文化和制度。

    在四道之上设立巡抚衙门,也方便朝廷管理瀛洲。

    只是,他却没有说朝廷该如何选任这瀛洲巡抚衙门左右巡抚的人选。

    问题最后还是被踢到了皇帝面前。

    朱元章手指轻轻的敲着椅子,目光平静的注视着奉天门前的文武大臣。

    他笑了笑,缓缓开口:「瀛洲新征,不似交趾自古便为我中原统御。方年,前元欲驾船东出征讨瀛洲,却横遭风暴,无疾而终。

    今次,大明得天庇佑,延中原正统。将士东出,平定瀛洲,收为疆土。当设四道三司衙门,四道之上宜设巡抚衙门总领地方。

    东征十数万兵马屯驻瀛洲,巡抚衙门当有革新复建瀛洲之能臣。

    朝廷官员各司其职,事有不同,权则不同。瀛洲巡抚衙门左右巡抚,当以工部、户部尚书东出兼领,加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衔,暂领瀛洲四道民、法、刑、赋、税事。

    宜早稳定瀛洲四道,化为我中原疆域,使我中原子民畅通往来,咸使布告中外,宣威大明。」

    在皇帝一旁的朱标默默一笑。

    老爷子不光是拍板子定下了瀛洲巡抚衙门左右巡抚的人选,还顺带着嘲讽了一遍早就死去的前朝。

    而奉天门前的王儁和郁新二人,齐齐的心中一个咯噔。

    完了。

    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将他们赶出应天。

    那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的虚衔不过是一个安慰罢了,实实在在的是他们要从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的位置上挪开屁股让于其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