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呛行-第4/5页





    &&&&付志恒沉默了下去。

    &&&&胡文海也不去催促他,有些出神的望向窗外。八十年代可口可乐刚刚进入中国。他这还是第一次在国内喝到,一时间还真是有些感慨和怀念。可是沿途的乡村景象,却打消了他这一点点的好心情。

    &&&&和二、三十年后的渤海省相比,八十年代铁路两侧的风景实在是不怎么让人赏心悦目。哪怕是东北农村,破败似乎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南方蓬勃展的乡镇企业、集体经济相比,东北的乡村仿佛还在沉睡,并没有受到多少改革春风的吹拂。

    &&&&十一月的深秋,农田都已经收割完毕。沿途的土地和山上一片光秃秃的,整片收割过后削尖的玉米根茎,轻易让人联想到插满尖刀的陷阱。实际也差不多,这个年代的农民收入相当匮乏,工业剪刀差和三提五统未必就比这些“陷阱”好上多少。

    &&&&没过多久,胡文海就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在工业能力没有增长到反哺农业的程度之前,农村的日子都不会太过好过。

    &&&&嗯,不过说起来……

    &&&&胡文海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想法,很久“以前”他曾经听过一个酒桌上的段子。

    &&&&当然,这是他重生之前了。那应该是和一个家用车系统的工程师吃饭,当时他在解决车载电子系统的设计,和汽车工程师的交流是少不了的。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当时他似乎听到过一个说法。

    &&&&当年中国汽车行业为了解决国产化率的问题,曾经引进了不少国外技术。可有的技术引进之后,却尴尬的现这些技术国内早就已经实现,甚至技术指标比这些引进的外国技术还好。

    &&&&事后现,中国汽车制造技术当时条件最成熟的――原来是农机系统!

    &&&&说起来八十年代中国刚开始普桑国产化工程,之前除了212以外,哪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车型。可农机系统托了计划经济的福,建国三十多年来却在源源不断的进行生产和开新型号,技术也始终在进步。

    &&&&简单的说就是用进废退,农机系统很多技术和乘用车都有想通的地方。几十年展下来,中国乘用车的市场,可是比农机要小的多了,间接的造成了农机系统在车辆制造上的经验和技术比乘用车系统的还要丰富。

    &&&&胡文海当时也就是当做笑话听过乐一乐也就过去了,并没有在意。不过现在想起来,搞农机似乎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路线。

    &&&&他的老本行是搞igbt的,也就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电动汽车的结构无疑是比汽油车要简单了许多,节省了大量的机械传动部分,未来未必不能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弯道车的“巨型总段造船法”。

    &&&&可造车反而是比造船更加困难的一件事情,未来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可乘用车领域却是彻底沦为买办了。

    &&&&胡文海若是未来想把他重生前搞的电动汽车事业捡起来,非得尽早就布局不可。

    &&&&走农机、乘用车到电动汽车的路线,不知道是否可行。毕竟那只是一个酒桌上听来的段子,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呢?看来,还得想办法摸摸农机系统的底。

    &&&&说到农机系统,胡文海夹带里还真有个人。农业部渔政司的那位司长,或许能够给他牵线搭桥……

    &&&&惯性突然将胡文海按在椅背上,列车从前面响起连成一片的“咣啷”声。

    &&&&车厢里的两人恍然,原来是火车已经开始减。车厢的广播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过了大石桥之后,海城车站已经即将进站了。

    &&&&付志恒摇头苦笑:“早就听说胡总生意做的大,我今天算是见识了。咱们说的这个事情,恐怕真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会把具体情况向上面反映一下,当然也会帮胡总尽力争取能够实现这个预想。不管怎么说,铁道部信号系统升级是必然的趋势,以后肯定要有麻烦胡总的时候……”

    &&&&“付总工说的哪里话,有生意上门,我高兴还来不及!”胡文海连连摆手,现在军工系统搞的那套c3i好多关键设备还是新科出品,铁道部要搞,八成也离不了新科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