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绝境-第4/5页
&&&&两人说话这会儿功夫,标书已经递交完毕。伯恩哈尔开始拆标,然后用带着北欧口音的英语唱标。
&&&&“三菱重工,1986年4月,两亿四千万美元。”
&&&&“川崎重工。1986年4月,两亿八千万美元。”
&&&&“石川岛播磨重工,1986年5月,两亿五千万美元。”
&&&&“现代重工,1986年4月,两亿两千万美元。”
&&&&……
&&&&“咦?”
&&&&李在勇简直就差好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了,不可思议的看着日本方向,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日本人的报价竟然逼近了现代重工的出价,三菱重工和现代重工的报价,只有两千万的距离,这让李在勇怎么能不惊讶?为什么三菱重工能够拿出这样的报价,这是日本人有了压缩成本的方法,还是在以本伤人打价格战?
&&&&这个问题,恐怕一时半刻是无法得到答案了。可是现代重工如果不知道事情究竟生了什么变化,接下来的竞标要怎么制定策略?
&&&&李在勇下意识的,向着日本竞标团的方向望了过去。
&&&&而同一时刻,日本三菱重工的竞标团所有人都恭敬的向着山崎正孝行礼,尤其是这次竞标团的主要负责人,业务课的远藤课长简直激动万分,不住的低声问道:“常务,这样真的可以吗?这样的低价,我们的成本……”
&&&&“这是社长亲自批准的,你们尽管执行就是!”山崎正孝虽然板着脸,但分明眉眼都带着笑意。
&&&&“我就稍稍透露一点消息给你,这可是三菱重工的最高商业机密!”
&&&&“嗨!”远藤连忙把周围的人都赶走,只留下了他和山崎正孝在这一片空位上。
&&&&“社里已经决定把一批非关键部位的零件,交给中国企业负责生产。最妙的是,生产设备还是中国人花了钱买回去的!有了中国人的廉价产品。我们的成本才能压缩下来!但是不能让船东们知道,我们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零件,明白吗?”
&&&&“太好了!只是,中国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吗?”远藤双目放光。但还是有些疑惑。
&&&&“放心吧,我们三菱会派出工程师,手把手教会中国人如何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不愧是山崎常务,这次多亏了您啊!”远藤连连点头。不失时机的将马屁送上。
&&&&不提台下这一番魑魅魍魉,经过两轮竞标,伯恩哈尔最终还是选定了三菱重工的报价。虽然仍然比现代重工的价格高了大概1o%,可这点溢价对马士基来说,只当是充值信仰了。毕竟是世界造船业的老大,三菱重工这块牌子,怎么也值个一两千万。
&&&&而敲定了三艘油轮之后,伯恩哈尔又开始了下一个标的的竞标。这一次15艘三万两千吨的散货轮,可是搅动了所有造船厂的关注。尤其是孙厂长,别看散货轮利润不高。可总价高啊!对于患上外汇饥渴症的中国来说,总价妥妥要过三亿美元的15艘散货轮,赔钱拿下来都是划算的!毕竟国内采购花的都是人民币,可收回来的却是美元啊!
&&&&1985年的三亿美元――这tm是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十分之一!
&&&&话说回来,孙厂长目前手上捏着的一百多万吨订单,已经顶的上目前中国国库一半的外汇储备。如果能拿下马士基这一单,最终订单量能突破三百万吨的话,那中船总公司到明年6月之前,足以让中国外汇储备翻上一番!
&&&&“玛德,拼了!”孙厂长的手都有些是抖的。捏着已经填好的标书,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概,走上了送交标书的道路。
&&&&伯恩哈尔并不知道这个订单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只是他职业生涯中拆开的无数份标书中略不普通的一份而已。
&&&&不过按照顺序。他先唱出来的还是日本的造船厂投出的标书。
&&&&“三菱重工,1986年6月,四亿五千万。”
&&&&“川崎重工,1986年8月,五亿。”
&&&&“石川岛播磨……”
&&&&听到日方的报价,朴在京不由低声笑了起来。之前三菱的突然降价让他紧张不已。以为是日本人眼看着中国人顶不住,要亲自上阵和韩国人打价格战。目前看来,日本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雄起坑了现代重工一次,可到了三星重工这里,却又萎了回去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