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绝境-第2/5页
&&&&孙厂长瞪大了眼睛,脑袋几乎晃成了拨浪鼓:“胡总,这样一来可是足足三百万吨的产能啊!全部压缩到明年四月以内,半年时间完成将近1oo艘船。这怎么可能?”
&&&&胡文海没有说话,只是从自己手上一摞文件的最下面,翻出来一份文件塞到了他的手上。
&&&&孙厂长低头看了过去,开始还是眉头紧皱,越看眉头就越是舒展,最后甚至连眼睛都快要瞪了出来。
&&&&这份文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只不过是胡文海三亿美元与三菱达成的第一批交易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就是购买了五艘五万吨级别的载驳船。
&&&&什么是载驳船呢?简单的说,就是子母船,运船的船。这种船的一大用处,就是用来运输船舶。
&&&&比如说假如有一批货物从大港要水运双庆山城,一般来说就是从大港装载货物,运到魔都卸货,换成内河驳船重新装载,再逆流而上抵达双庆山城。
&&&&而这批货之所以要在魔都换船,则是因为海运和河运的船型不同,海船是无法进入长江航行的。
&&&&但有了载驳船就不一样了,货物完全可以先装上一艘内河驳船,然后把这艘驳船装到载驳船上。这样载驳船装着这艘装货的内河驳船,驶到长江口就不用麻烦的换船了,只要把装载的内河驳船卸下来就可以了。
&&&&这真是充满了工业暴力美的解决方案啊……
&&&&当然,既然载驳船可以用来装载整艘船,当然也就可以用来装载船舶分段了。
&&&&载驳船自带动力和门式起重机,不仅是分布式总段造船体系必备的运输工具,还是未来生产半潜船和船坞船的基础。未来要造船坞登6舰和两栖登6舰,这都是前置科技点。
&&&&与载驳船搭配的,则是一批万吨门吊和万吨载重平板车。功能很简单,那就是把造好的万吨分段,运输到港口载驳船旁边。
&&&&国内能造三万吨级别船舶的造船厂或许没多少,可能造万吨分段的造船厂……
&&&&那就呵呵了。
&&&&孙厂长早就对巨型总段造船法有了详细的了解。只不过他的印象里,要搞这个总段造船法,只能是在总装厂附近、甚至是在总装厂内部大量的建造分段车间。技术好是好,可要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准备时间。
&&&&可是如果手上有了大量的载驳船。解决了巨型总段的运输问题,那中国沿海的造船厂全部动员起来,消化区区三百万吨的产能,根本就和玩一样。
&&&&有了这颗定海神针,孙厂长的心立刻就平静了下来。
&&&&他们这边孙厂长之前的愁眉苦脸。可是全都落到了韩国人的眼睛里。
&&&&李在勇和其他人对视了一眼,不由纷纷笑了起来。这几天韩国人故意放水,甚至是主动撺掇着自己的老顾客往中国人那边跑,然后频频利用产业规模优势挤压中国人的短期工期。算起来,中国人手上的短期工期吨位甚至要过八十万吨,中国人就算全国总动员,也就是这个能力极限了吧?
&&&&“今天有马士基的15艘散货船,现在中国人应该肠子都后悔的青了吧?”
&&&&三星的朴在京嘿嘿笑着,搓着手说道:“马士基的生意,我们三星可是要定了!各位。w w w?.?u?8?xs`为了打击中国人的气焰,我们三星前几天可是损失惨重,流失了很多老客户的订单。为了弥补我们的损失,马士基这15艘散货轮,就让给我们三星吧?”
&&&&李在勇翻开今天的会议目录,找到了马士基的招标项目列表,看了一眼便舒缓了眉头。看来朴在京也并不全是草包的无能之辈,起码在站队和自知之明上看来有几分眼色,怪不得能做到三星重工的业务经理位置上。15艘散货轮虽然看起来是很大一笔生意,但――
&&&&“那我们三星就要马士基的这三艘巴拿马油轮的订单吧。谁有意见?”
&&&&李在勇环视左右,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表不同意见。之前五家达成的协议,按照这次行动出力大小来分配份额。作为韩国五家重工企业暂时的盟主,现代重工拿走最大这份应该算是理所应当。三艘巴拿马型油轮的利润。可比15艘三万吨级别的散货轮高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