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现代大唐-第2/3页
“现在能回想起刚才的事了吗?”
“谢谢你救了我。”张毅说话时候口齿还是有些不清晰,但比之前已经好了不少,他心里其实也纳闷,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到底多长时间没说过话了,导致他现在说话时候牙齿和舌头都不太听使唤。
菲儿还是一幅冰冷冷的样子,“我指的不是这个,而是在这之前的一些事情,比如说你是怎么掉进湖里的。”
一听到“游湖”、“落水”这几个词,正准备张嘴说话的张毅脑子里轰的一声,无数零碎的记忆片段涌了进来,因为信息量太大,最后两眼一黑,直接昏了过去。
昏迷中,张毅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里他不叫张毅,而是变成了一个名叫张逸之的少年,三岁时母亲因病离世,父亲作为军人常年在外,导致少年的性格变得异常孤僻,更加不幸的是,在少年五岁时,父亲在一次海外维和任务中牺牲,小小年纪就成了一个孤儿,从那时候起,少年就再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此后经过多位医生的诊断,少年被正式确诊为自闭症。
少年是不是自闭症张毅不得而知,但他却知道这个名叫张逸之的少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尤其是在记忆力方面已经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除了不开口说话之外,其他方面都和常人无异。
因为酷爱阅读,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手不释卷,十多年下来,少年的阅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要是把他脑子里读过的书全都印出来,开一个小型图书馆都绰绰有余。
当然这都不是让张毅最惊讶的,最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少年身处的时代——大唐!
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太宗皇帝李世民……这些都没变,唯独变了的是唐朝出现的年代。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个人人都知道的历史朝代顺序,在张毅梦中却出了一点小变故。
隋朝并未两代而亡,昏君代表隋炀帝杨广成了光耀千古的一代明君,征高句丽一战而定,修大运河沟通南北,开科举打破世家门阀对人才的垄断,三省六部制确定了封建中央集权官场制度……一个强大无比的隋朝取代了历史上原本属于唐朝的位置。
隋朝延国祚三百余年,最终盛极而衰,随后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史才又重新回到了原来轨迹,直至清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席卷南华国,时任山陕总督李渊见清朝气数已尽,于太原起兵,北破清廷,南剿太平天国,用了十余年时间,最终统一全国。
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脱颖而出,立下赫赫战功,受封秦王,最终在一众部下的支持下发动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继任为帝。
可就在李世民继位的第二年,英吉利和法兰西不顾之前与华国的协议,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塘沽口登陆,仅靠着一支不到万人的现代军队就击溃了大唐十万大军,最终一直打到大唐首都长安附近,逼迫大唐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受此奇耻大辱,胸怀大志、性格坚韧的李世民决心带领军臣民众振兴国家,抵御外辱,因此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军事改革,成立新政府,学习西方建立内阁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与西方各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强国,史称贞观之治!
李世民在位五十年,大唐兵锋所向,战无不胜,东平高句丽、扶桑,北逐沙俄收复大片领土,继而掉头南下,两次南洋战役,击败西方列强,将南洋诸国变为大唐殖民地。
到了李世民在位晚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唐趁势崛起,工业、军事、经济实力全方面超越不列颠,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李世民过世后,幼子李治被内阁拥立为君。
李治在位三十六年,文功武治相较李世民都平庸不少,其对内最大的贡献就是稳固了大唐的内阁制度,皇室将国家权力让渡于内阁,真正做到了还政于民,而对外则领导大唐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与同为战胜国的美利坚平分世界霸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