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意思的投资案-第2/3页
上午,温良找了个地儿,主动邀请张三石、沈南朋、刘迟平几人一块喝茶。
茶室内,几人嘻嘻哈哈的打趣着温良。
张三石乐呵呵的说:“温总一句话掀起了整个互联网圈子里的大浪潮啊,一夜成名。”
“那是,得恭喜温总的。”沈南朋从旁接过话头,语调斯文。
刘迟平更是‘恬不知耻’的说:“反正我这边是等着看博浪投资哪个公司,我就跟投了。”
温良哪能是吃亏的主,叽叽歪歪的说:“你们看看,刘总就是喜欢吃独食,玩笑话都不带张总、沈总,我反正是不能忍啊。”
“哈哈。”沈南朋跟张三石哈哈笑了起来。
刘迟平直接就是一句:“卧槽了,还得是温总啊!”
高端的商业往往存在着大量的C语言。
“刘总还委屈上了。”温良不乐意了,“这可不得行,早知道我踏马摆个酒桌了!”
刘迟平乐呵呵笑了:“自己人自己人,别这样。”
这么久的相处下来,刘迟平这种人精早就开始适应了温良的风格,已经不再那么明里暗里的卧槽了。
无非是没办法像温良一样,能踏马说退就退,一点不带犹豫。
一通C语言的交流后。
温良主动提起了个事情:“来京城之前,我们内部做了一份比较有意思的投资规划,我想我们可以好好合作一把。”
“哦?”
“温总请说!”
张三石和沈南朋都来了兴致,刘迟平也是捻着茶杯侧耳倾听。
温良也不卖关子,开诚布公的说:“我们公司有一套自研的舆情监控系统,效果还不错,配合算法梳理,能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先说明依据,告诉几人,我温总吹牛打了草稿的。
然后,温良才继续说:“普遍看来,市场仍需要一个广场社交平台,这就好比海外市场推特和脸书一直共存一样样。”
说到这里,温良看向刘迟平:“我们这边的想法是,如果刘总你们那边能将微博业务剥离出来,与新浪微博合并,然后推动赴美上市应该会很快成功。”
被小橙书干趴下的各家微博业务仍在继续运营。
新浪微博一直在谋求赴美上市,其中张三石的高瓴和沈南朋的红杉都在背后支持。
他们两家都有比较深入的海外关系。
不过因为被小橙书一举干趴的经历,新浪微博的声势弱了许多。
而白鹅的微博业务更是几乎没声音了。
听到温良提起微博这个业务,张三石他们仨一时间有些许的沉默。
沈南朋当先接话:“温总怎么会忽然关注起了微博这个业务了。”
“有小橙书的情况下,微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不会太顺畅吧。”刘迟平斟酌着说,“我们这边的情况反正是不太理想。”
张三石没着急开口,他眉头微微蹙拢,沉思起来。
温良这桩提议,着实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一个主导了把国内微博业务从巅峰拉下来干趴的人,提出要推动微博业务发展,多少有点踏马的‘荒唐’。
看看刘迟平,又看看沈张二人,温良不慌不忙的说:“虽然我不曾去改变大家对我的观感,但我的行事作风一直表露在外。”
说到这里,温良看向刘迟平:“刘总,我曾跟你和马董都说过,业务层面没有什么是不能谈的,合并与兼容并存的唯一考量标准是价值与利益。”
然后看向沈南朋、张三石:“依照市场数据分析,微博业务不会轻易消亡,哪怕我们博浪拼尽全力,也不可能实现,这一点我相信沈总和张总都清楚。”
最后,温良轻描淡写的说:“既然如此,合作多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我相信当我们博浪表态投资微博,它的市场价值会被重新评估,它上市的阻碍也会很快消失。”
刘迟平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温良说得没毛病,业务层面最应该考虑的是价值与利益,而不是单独的独占性,白鹅微博业务的发展计划已经基本宣告结束了,死撑着没太多意义。
如果利益恰当,合并反而是最佳选择。
张三石、沈南朋一时也没吱声。
高瓴、红杉、白鹅三方是目前新浪微博赴美上市背后最大的支持者。
正如温良所说,合作多赢,何乐而不为。
片刻后,张三石感叹出声:“温总真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合作,我先表个态,我对温总的合作提议毫无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