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缕光-第3/4页





        如依就突然觉得自己的处境不算是坏的。她混沌的心里终于有点光亮了。

        如依即害怕也好奇,她想继续探索。她开始有意识的观察身边的人事,她微妙地感到眼前的人与事不再是从前的样子。其实还是那些样子,只是她看事物的角度有了变化。她稍微察觉到了书里所说的中庸状态。她就眼前的现象将思绪飘得很远:是啊,天空不会一直下雨,也不会一直出太阳,而是两者交替进行,还有白天黑夜也是交替进行,还有太阳每天升起落下,四季的交替……人们都是睡睡觉,做做事,喝水如厕……

        所有的所有都在交替进行,以保持中庸。“中庸多好啊,”她惊讶地想,“是中庸让眼前万事万物和谐共处,车开快不好,开太慢不好,人吃太多不好,吃太少也不好,太胖不好,太瘦也不好,水装太满也不好……对,都不能过度。”

        ……

        那段时间,如依思绪太多。她略略窥见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某些规律。她隐约觉得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感到遵循这些规律可能会活得轻松些。她很想告诉子辰或者如云自己发现的东西,但她不知如何说出口。她特别想说,特别想分享,她害怕这清凉而滚烫的东西灼伤自己。然而她张嘴时,发现脱口而出不过是人们都会的大道理。没有人需要道理,她想。

        直至道理变成真正的经验。后来,她在某本书里读到的话。她终明白,谈论大堆道理的人可能是空想家,没谈论的人可能见过真正的月亮。她不再想掏出心里那些一知半解的东西了。她默默揣这新的认知,摇摇晃晃地前行着。

        就在如依思绪很多、发现很多时,鱼儿放暑假了。如依每天要拿货发货,她无法带鱼儿回老家。店里生意一般,子辰就带鱼儿回老家休暑几日。如依只能独自待门店。她白天忙,心情还算平静,夜晚就困难了。夜晚,关上灯的房间漆黑一片,她心里那些新的东西就蠢蠢欲动,她想象眼前种种事物在看不见的变化着……

        这些新的时刻,她多希望有人与她感同身受啊!这会让她接受新的东西时不至于惶惑。但她的世界太小,太小。

        那五个夜晚,如依开着灯直到天明。

        渐渐的,如依坦然了。毕竟真理不是魔咒。后来她读叔本华才知道,颠覆的世界观之所以滚烫只因是她的直观感受。而这无法被分享。分享时就成了生硬道理。若要深刻,只能自己去发现、体验。

        如依在悄悄变化。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读了什么书,内心经历些什么。“我所想的、所见的都对吗?于我是否有用?我会因此而改变吗?爆裂的脾气、没完没了的抱怨会因此消失吗……”她忐忑地想。

        她观察自己。两天,三天,五天……十天……

        对,很久了。如依很久没发脾气了。她对子辰和鱼儿的态度有所变化,她不再张口就凶巴巴。而是多了点温柔,多了点耐心。这心甘情愿的内心变化令她惊讶。

        她把《道德经》捧在手里,每天读一点。读读想想。渐渐地,她学会了分享,也喜欢拍照记录生活了。她读阿妮的文字和《道德经》,读到极喜欢的部分就划线、拍照,分享至动态。

        新年将近。如依对电商愈发厌倦。她的精力从拾起书本就开始分散。这样,她更累了。她每天把作为卖家要做的事匆匆完成,然后回小房间读书。她已感受到读书给予的快乐。那种充实安宁的微妙快乐正渐渐取代空荡荡的胸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