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签约
云泽打着伞来到莎莎。
一进门,前台小姐姐热情的迎了上来,接过伞放好然后给云泽倒了水,让他在沙发上稍等片刻,就跑去打电话了。
前台正是上次的接待云泽的小孟。
两分钟后。
李成匆忙坐电梯来到一楼。
还没出电梯大老远就喊道。
“云泽老弟,来了也不早说一声,我也好来接你不是。”
云泽站起来,李成走过来热情的跟他握手。
“临时起意,老哥莫怪,这次又要麻烦老哥了。”
李成哈哈一笑。
“见外了,走,录音棚新到了一批乐器,一起试试效果,电子合成的终究少了点味道。”
李成直接拉着云泽就上了楼,小孟看着两人进了电梯。
连忙打开飞信,看到李成给自己转了两百块钱,顿时眼睛一亮,打个电话就到手两百,这生意,值!
现在是上午九点,基本没人,所以一路上,云泽也没遇到人。
来到四楼的录音棚,云泽眼睛一亮,竟然还有唢呐!
上次可是没有这玩意儿的,显然就是李成所说的新到的那批乐器。
除了唢呐,还有二胡,笛子,洞箫,古筝等乐器,都是华夏传统乐器。
挂在一面墙上,和旁边那堵墙上的西洋乐器分庭抗礼。
“怎么样,老弟,喜欢吗?”
李成见云泽打量着传统乐器,笑着问道。
云泽点点头。
“喜欢什么随便试,今天老哥给你免单了。”
李成很豪气的道。
“那就谢谢老哥了!”
云泽也没跟他客气,他知道李成想要什么,而今天正好可以请他帮忙,算是互利互惠吧!
李成已经三十九岁了,长得有些显老,看上去像是四十多岁的。
他是南诏音乐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先是当了几年音乐老师,但觉得没意思,再加上家里条件还不错。
于是就辞职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乐队但是乐队一直没啥名气,也没有代表作。
几年后,几个朋友都陆续成了家,有了生活负担,自然不可能为爱发电,陆续退出乐队。
最后只剩李成一个人,李成在家里人的催促下也结了婚,但还是热爱音乐,凭着精通多种乐器加上科班出身,他来到莎莎,一步步做起,慢慢的成了莎莎录音棚的一位调音师,现在已经是整个莎莎录音棚的负责人。
李成最擅长的还是华夏传统乐器,特别是二胡,完全碾压公园老头,已经达到高手的级别。
再往上就是大师级了。
所以,这老小子还是有一手的。
而云泽前世学的也比较杂,什么都会一点,但是除了吉他,什么都不精。
要说水平,应该说达到了了使用大部分乐器独立演奏《成都》的水准。
今天有传统民乐高手帮忙,云泽自信今早就能录完两首歌。
云泽把今天要录的歌的词曲拿给李成看了之后,李成惊为天人,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表示这么优质的作品,不要钱都要帮他录好。
当然,拿出来的歌曲早就被云泽登记了著作权,所以他才放心的拿给李成看。
有了打了肾上腺素一般的李成的帮助,十一点,两人就录好了两首歌,效率快的吓人。
主要是云泽前世弹唱过,大体的乐器,节奏都记得,所以速度很快。
云泽打算趁热打铁,再录一首。
刷刷刷写下早就想好的词曲,刚要拿给李成。
一个电话打来。
云泽看了来电显示,赫然是于蓝,于是直接接了电话。
“于姐,什么事?”
“云泽,你今天下午有时间吗?”
于蓝开门见山。
“于姐,你说个时间说个地点,只要在春城,我都有时间。”
云泽笑道。
“那行,下午三点,老地方见!”
于蓝干脆利落。
“行!到时候再见。”
云泽也不含糊,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老弟下午有事?”
李成问道。
“约了一个朋友!”
云泽明显不想多说,李成也没有追问。
只是眼神里有些失望。
“那真是可惜了,我还想请教一下云老弟是如何创作的呢。”
“创作是需要灵感的,这东西挺随缘的。”
云泽道。
“继续吧,老弟,我感觉我现在还能再录两首歌!”
李成也不纠结,说道。
“你先熟悉一下,十分钟后再开始。”
云泽将词曲递了过去。
……
枫桥咖啡馆。
下午三点,云泽坐在上次的雅座。
于蓝还没有到,云泽随意的翻看着菜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