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道域变化



在这一处洞天福地之中,任孤沉并不心急于恢复实力。

他先是在水里面捉了几条鱼,烤上,美美的吃了一顿,而后又好好的睡了一觉。

直到精气神恢复,以最平静的心态翻看这些书籍。

任孤沉最先翻看的是天地观,因为他猜测易筋经对恢复丹田气海穴没有帮助。否则,修炼易筋经的人,废除气海就起不到废除对方根基的作用了。

而看着看着任孤沉就觉得不对了,因为天地观与他脑海里的某一篇道域武功有些相似。

只不过他脑海里只有介绍,并没有具体修炼方法。是学宗某个亡魂留下的,叫做冥海归元劲。

说是天地观,不如说是观天地,在《黄帝阴符经》上记载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简单来说,认识和领悟宇宙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就是道德经里的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

认识领悟天地的力量,然后利用天地的力量。

这样气海破碎的缺陷也就不再是缺陷,反而是优点。

利用气海破碎的特性,来驾驭无尽的天地之气,这就是天地观的核心。

我气海破碎,天地补之,以天地为气海。

翻完观天地之后,任孤沉并没有发现修补气海穴的办法,他也没有着急,反而看起来易筋经。

等看完易筋经,任孤沉才发现而修复丹田气海的根本并不是观天地,反而是易筋经。

易筋经的特效就是强身健体,纯化真气,修补缺陷,但是丹田破碎之下,不能修行真气。

而观天地给了运行天地之气的机会,将天地之气转化为易筋经真气,就可以修补破碎气海穴。

只有两相结合,才有机会修复气海穴。

而脑海内的冥海归元劲,任孤沉大致猜到怎么来的了。

定然是有人恰好来此,观看了此地的秘籍,然后同样走上张三丰的道路,创出的冥海归元劲。

有了观天地以及易筋经就有了无数次试错的机会,纵然穴窍破碎亦可以通过两者修复。

怕是无论谁得到这两样秘籍都能成为绝代高手。

能研究一部完全适合自己体质的根基功法,并且随时可以加以改进,那成为绝代高手的机会无限接近于一。

任孤沉并没有急于修炼,而是在这里住下了,慢慢看那些书架上出现的书。

就这样,直到任孤沉看完所有的书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而对于观天地也研究透彻了,任孤沉终于开始修炼起观天地。

或许得益于任孤沉强大的神识或者得益于几经生死的心境,亦或者先天高手本就能感悟天地之气,对于观天地入门并没有什么困难。

很快任孤沉便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精进着。

就这样,任孤沉在这里住下,悄然的恢复实力,提升自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十年过去了。

……

外界,道域大战爆发后,三宗之中,学宗以一敌二,与刀宗,剑宗对战三年,打的高手损伤殆尽。

七雅行诗乐苦咏天涯战死,尸体都找不到,临书玉笔旭常辉战死,打到最后学宗长老更是一个不剩。

毕竟学宗是以一敌二,能支撑下来就算不错了。

最后是临书玉笔旭常辉的妻子泰玥皇锦出面支撑学宗局势。

刀宗更是惨,

代宗主劳卜纯不幸战死,与刀宗宗主同代的高手一样是一个不剩,最后是做笑残锋千金少支撑刀宗。(金刀不算高手)

剑宗到底是执掌道域几十年,底蕴深不可测,到最后也不知道剑宗到底还有多少高手。

不过自剑宗宗主玉万城死后,由玉万城师弟敖鹰率领剑宗。

敖鹰此人生性低调,对于内战也是应付姿态,谁想战,那就去战,不去都不行。

等那些想挑起内战的人死完了之后,自然就不会有人再非要战斗不可。

其实学宗,刀宗也差不多,开始都是选择报仇的一帮人,打着打着死的差不多了,年轻一辈的才上位。

是以,无论是泰玥皇锦还是笑残锋千金少,亦或者剑宗宗主敖鹰都不想再打下去了。

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封山的星宗出面,摆平道域的局势。

而这一计策听闻是出自七雅之一的云棋水镜黓龍君之手。

或者说,道域大战的幕后推手就是黓龍君,凡是可能与琅寒天有关系的人或者势力,都被莫名其妙的拉进三宗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